書名
法緣.書緣
作家
單德興著
出版地 / 出版者
臺北/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出版月 / 開數 / 頁數
2021.3/25開/264頁
叢書名 / 價格
琉璃文學/NT$300
分類標籤
散文
Card image cap

  ‧ 單德興教授悠遊於「學者、行者、作者、譯者」四種身分之中,繼《禪思‧文思》後又一力作。
  ‧ 悠遊書海,乘願法海;以禪心體會法味,條條道路皆佛道!

  ◆生命中的禪學與文學◆


  文學是我的興趣與專業,必須以此世間法在職場上努力奮進,不僅是我個人與家庭的維生之計,也關係著我在學術界與文化界的聲譽。佛法則攸關我的終極關懷與安頓身心。一個涉及世間法,主要集中於我隸屬的學術場域,一個涉及出世間法,有我親近的道場與組織,各有各的關切與相關的社群,但彼此之間有所交集,距離並沒有一般人想像地遠,對我來說甚至可說是很近,就看彼此如何連結。

  之所以很近,是因為文學處理的是人生,反映的是人性,而宗教一方面直面人生與人性,另一方面提供超越性的看法、實踐的法門與解脫之道,如佛法揭示的貪、瞋、癡三毒與苦、集、滅、道四聖諦。

  宗教確實可提供我們閱讀文學的看法,然而文學的特性與可貴就在於多元,允許不同的讀者進行不同的詮釋,從而豐富文本與人生。在閱讀文學文本時,宗教的思維固然可以提供特定的看法,但要留意不要把文學只是化約成幾個抽象的觀念,以致看似以簡馭繁,方便掌握,卻反而犧牲了文學的多樣性與吸引人之處。

  因此,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特別留意多元性與開放性,讓人看到人性的豐饒繁複;而在面對宗教,尤其是禪宗時,則希望能透過觀念與方法,把修行化為生活方式與生命態度,落實在行住坐臥中,包括寫論文時。只不過說來容易做時難,故而成為時刻留意、終身不斷的功課。

  總之,我個人隨時留意自己的學者與佛教徒的身分,兩者之間有交集,至於沒有交集的地方,可能只是我暫時不知如何連結。我會尊重並遵循各自的要求,並且隨順因緣,盡量在適當的場合,有適當的思惟,講適當的話,寫適當的文章,做適當的事。

  全書分為四輯:
  輯一  行者之行   
  輯二  學者之學
  輯三  作者之作
  輯四  譯者之譯

  既然進入這一行,就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善盡本分,因為這就是你的職業,跟世人結緣的方式,要好好珍惜,廣結善緣。——〈翻譯的修行心路〉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