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目擊普法戰事,1871:《三述奇》
作家
張德彝原著 ; 蔡登山主編
出版地 / 出版者
臺北/新銳文創
出版月 / 開數 / 頁數
2020.03/25開/320頁
叢書名 / 價格
血歷史/NT$400
分類標籤
史料
Card image cap

  清‧張德彝(1847-1918)

 

  中國第一個介紹歐美戲劇的人;「巴黎公社」最早的譯名,是出自他的《三述奇》一書。

 

  同治九年(一八七○),發生天津教案,朝廷派欽差大臣崇厚赴法道歉,張德彞為隨行翻譯員,恰巧成為法國社會變革的目擊者。

 

  日記中記述了凡爾賽軍隊攻入巴黎、巴黎公社戰士們的街壘戰、旺多姆園柱被拆等歷史性場面,是當時眺望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

 

  此時(普法戰事期間)巴里城內集捐鑄炮五百門。各家儉用,每日兩茶一飯。一人只准買肉四兩,其餘豬鴨雞魚及乾鮮菜蔬皆無。雞蛋每個六穌(穌為法國貨幣,1法郎=20穌)。各村鎮禮拜堂之銅鐵器皿皆取以鑄炮。城內造鐵道以運軍器。──張德彝《三述奇》

 

  張德彞出生於一個没落的旗人家庭,自幼聰穎,在十五歲那年考上了當時中國第一所外語學校──北京同文館,是學校僅有的十名學員之一,後主修法語以優秀成績畢業。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蒲安臣率「中國使團」出訪歐美時,張德彞擔任翻譯,並環遊了歐美各國;同治九年(一八七○),因發生天津教案,朝廷派欽差大臣崇厚專程赴法道歉,張德彞為隨行英文翻譯員。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隨專使大臣那桐出使日本;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授二品官銜,出任英國大使,代表清政府在倫敦簽訂《保工章程》。三十二年(一九○六),任滿回國。他一生中八次出國,在國外度過了二十七個春秋,一九一八年病逝於北京。

 

  本書原稿分為八卷,既不依年月,又不依內容,只照數字平分,顯然不夠妥善。文史專家蔡登山參考嶽麓書社的《走向世界叢書》版本,將內容重新分作八篇,即(一)沿途風光,(二)親見普法戰事,(三)巴黎公社見聞,(四)各國國旗一覽,(五)法國王宮被焚,(六)倫敦紐約之遊,(七)重回巴黎,(八)返國途中記。依時間軸搭配出使的地點,呈現條理分明的記述內容。張德彞一生周遊著述,為封閉時期的晚清子民開啟了一扇眺望國際的可視之窗。書中所記述的歷史性場面,不僅和正式記載相符,也有許多生動具體的細節,為研究晚清外交非常珍貴的史料。

 

本書特色

 

  ★他翻譯「電報」、「自行車」、「螺絲」等至今仍被華人沿用的科技名詞,「巴黎公社」最早的譯名,是出自他的《三述奇》一書。

  

  ★身為晚清重要的隨行翻譯人才,他一生周遊著述,所見所聞皆為研究當時外交非常珍貴的史料。

 

  ★本書記述了凡爾賽軍隊攻入巴黎、巴黎公社戰士們的街壘戰、旺多姆園柱被拆等歷史性場面,是當時眺望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讓讀者對於張德彝的周遊列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全書精彩可期!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