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禽 1930~2010

商禽,男,本名羅顯烆,又名羅燕,別號羅硯,筆名商禽、羅馬、壬癸、石見、夏離等。籍貫四川珙縣,1930年3月生,1950年3月隨軍來臺,2010年6月27日辭世,享壽81歲。1945年從軍,1968年陸軍士官退役。曾任職於《中華文化復興》等刊物。1953年以筆名「羅馬」在《現代詩》正式發表詩作,1956年參加「現代派」,為《創世紀》等詩刊同仁,1959年改筆名為「商禽」,意為「變調的鳥」。1969年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赴美,1971年返臺。詩作量少質精,被譯為瑞典、德等文在國外出版,曾以《商禽詩全集》獲2009年臺灣文學獎新詩類金典獎。

商禽創作文類以詩為主,早期受到紀弦與鄭愁予影響,詩風意象繁複。創作養分雖源於早年的苦痛記憶與現實生活中的沉重,以致「酒」與「眼淚」是其筆下常見的意象。商禽並不因此而憤懣怨恨,持續以沉靜而低調的寫作姿態前進,同時隨著時間的沉澱,後期詩風逐漸轉向清朗平澹。由於受到魯迅《野草》的啟發,於1957年開始摸索散文詩創作,1959年以〈滅火機〉等作品確立了散文詩在臺灣現代主義詩壇的地位。在臺灣現代詩史上,商禽為臺灣「現代詩運動」初期的健將,亦為最早提起超現實主義的詩人。他關注現實議題,卻不陳述眼見的現實,反以詩的語言具現內心無邊無際的意象。因此「分散聚焦、跳脫空間、穿透時間」成為商禽詩的主要特色,間接地沖淡他在創作上所強調的「比現實還現實」,使其在臺灣文學史上,普遍被定位成超現實主義詩人。

人生80年,這位生平創作不超過200首詩的詩人,突破邏輯與實際現實觀的筆法,這隻奇異且變調的鳥在臺灣現代詩壇上點燃了超現實主義的火源,並在臺灣詩史上留下了飛翔軌跡。

  1. 夢或者黎明:臺北,十月出版社,1969年10月,10.3x17.7cm,132頁
  2. 夢或者黎明及其他: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88年9月,32開,176頁
  3. 用腳思想──詩及素描:臺北,漢光文化公司,1988年9月,21x19.2公分,144頁
  4. The Frozen Torch:Selected Prose Poems/馬悅然譯:London,Wellsweep Press,1992年5月,30開,95頁
  5. Den djupfrysta facklan/馬悅然譯:Stockholm,Bonniers,1991年,18開,90頁
  6. L'oiseau Triste/Martine Vallette-Hémery譯:Amiens : Le Nyctalope,1992年5月,22公分,95頁
  7. 商禽‧世紀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9月,25開,124頁
  8. Rêve ou aude/Martine Valette-Hémery譯:France,Éditions du Murmure,2005年2月,25開,125頁
  9. Traum oder Morgen/David Kühn譯:Bochum,projekt verlag,2006年3月,18開,184頁
  10. Feelings Above Sea Level/Steve Bradbury(柏艾格)譯:Brookline,Zephyr Press,2006年12月,13x23公分,67頁
  11. 商禽集/曾進豐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12月,25開,126頁
  12. 商禽詩全集:臺北,印刻出版公司,2009年4月,25開,461頁
  1. 夢或者黎明──商禽文學展暨追思紀念會特刊(封德屏主編):臺北,文訊雜誌社,2010年7月,103頁
  1.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疏離心態──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柯慶明教授指導,2000年,276頁
  2. 余欣娟《一九六〇年代臺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彭錦唐教授指導,2003年6月,171頁
  3. 商瑜容《商禽詩藝的實踐之道》,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楊雅惠教授指導,2003年6月,127頁
  4. 林佑蘋《吟詠商音之禽鳥──商禽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曾進豐教授指導,2006年,279頁
  5. 林餘佐《散文詩的抒情性研究──以秀陶、商禽為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須文蔚教授指導,2010年6月,139頁
  6. 劉志宏《一九五〇、六〇臺灣軍旅詩歌的空間書寫──以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陳鵬翔教授指導,2010年,232頁
  7. 王安琪《從商禽詩歌的死亡意象看其反抗意識》,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白楊教授指導,2011年4月,38頁
  1. 夢或者黎明──商禽文學展暨追思紀念會特刊(封德屏主編):臺北,文訊雜誌社,2010年7月,103頁
  1.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疏離心態──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柯慶明教授指導,2000年,276頁
  2. 余欣娟《一九六〇年代臺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彭錦唐教授指導,2003年6月,171頁
  3. 商瑜容《商禽詩藝的實踐之道》,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楊雅惠教授指導,2003年6月,127頁
  4. 林佑蘋《吟詠商音之禽鳥──商禽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曾進豐教授指導,2006年,279頁
  5. 林餘佐《散文詩的抒情性研究──以秀陶、商禽為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須文蔚教授指導,2010年6月,139頁
  6. 劉志宏《一九五〇、六〇臺灣軍旅詩歌的空間書寫──以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陳鵬翔教授指導,2010年,232頁
  7. 王安琪《從商禽詩歌的死亡意象看其反抗意識》,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白楊教授指導,2011年4月,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