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永福 1913-2008

巫永福,男,號永州,筆名田子浩、EF 生,籍貫臺灣南投,1913 年(大正2 年)3 月11 日生,2008 年9 月10 日辭世,享壽96 歲。日本明治大學文藝科畢業。曾任《臺灣文藝》發行人等職務。曾創辦臺灣第一本純文藝雜誌《福爾摩沙》,並創立巫永福文化基金會及巫永福文學獎等相關獎項。曾獲亞洲詩人貢獻獎等多座獎項。

巫永福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小說、散文、論述、俳句、短歌等。詩作部分,題材多元,有鄉土描寫、國族認同等內容,側重於內容的精神基調,強調社會性與寫實性,展現知識分子的堅毅精神,宣示民族信念的可貴,風格以加入笠詩社為界,劃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作勇於表達其個性與特質,並展現民族熱誠;後期詩作則以淺白語句,批判社會中不公不義現象。小說部分,主要作品皆為戰前所作,受到新感覺流派影響,作品中大致呈現主觀現實的基調。其短篇小說〈愛睏的春杏〉等篇,呈現出少年自我耽溺的愁鬱幻想、男女戀情的糾葛,及人性的爾虞我詐和爭權奪利等弱點,並揭露社會底層的黑暗,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底層人物的關懷。除上述文類外,巫永福更使用臺語創作俳句、短句,以樸實真切的筆觸,記錄生活點滴。

1993 年成立「巫永福文化基金會」,後更增設巫永福文學獎,持續推廣文學、文化評論,如今已成為國內文壇指標之一。巫永福身處曲折多變的時代,從日治到戰後,始終以「苦節」自勉,苦守著知識分子的氣節。雖曾因語言跨越之故擱筆,他不僅未被擊倒,復出文壇後創造力愈顯旺盛,終其一生寫作不輟。筆下抒發的,不僅是個人追憶雜感,更構築出當時臺灣人共同的生活記憶與歷史空間,洞窺臺灣文史發展的脈絡和軌跡,文詞之間流露出對臺灣社會無限關懷與用心。

  1. 巫永福全集/沈萌華主編: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榮神實業公司,1996年5月,1999年6月,2003年8月,25開       
  2. 巫永福全集1——詩卷Ⅰ: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3頁
  3. 巫永福全集2——詩卷Ⅱ: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4頁
  4. 巫永福全集3——詩卷Ⅲ: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1頁
  5. 巫永福全集4——詩卷Ⅳ: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2頁
  6. 巫永福全集5——詩卷Ⅴ: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8頁
  7. 巫永福全集6——評論卷Ⅰ: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98頁
  8. 巫永福全集7——評論卷Ⅱ: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02頁
  9. 巫永福全集8——評論卷Ⅲ: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20頁
  10. 巫永福全集9——小說卷Ⅰ: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43頁
  11. 巫永福全集10——小說卷Ⅱ: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39頁
  12. 巫永福全集11——日文小說卷: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59頁
  13. 巫永福全集12——日文詩卷: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42頁
  14. 巫永福全集13——俳句卷: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315頁
  15. 巫永福全集14——短歌卷Ⅰ: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56頁
  16. 巫永福全集15——短歌卷Ⅱ: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6年5月,25開,247頁
  17. 巫永福全集16——續集‧短句卷俳句卷Ⅱ: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25開,303頁
  18. 巫永福全集17——續集‧詩卷Ⅵ: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25開,295頁
  19. 巫永福全集18——續集‧文集卷: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25開,412頁
  20. 巫永福全集19——續集‧文學會議卷: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25開,443頁
  21. 巫永福全集20——二○○三續集‧詩卷Ⅶ:臺北,榮神實業公司,2003年8月,25開,288頁
  22. 巫永福全集21——二○○三續集‧臺語短句卷:臺北,榮神實業公司,2003年8月,25開,134頁
  23. 巫永福全集22——二○○三續集‧臺語俳句卷:臺北,榮神實業公司,2003年8月,25開,219頁
  24. 巫永福全集23——二○○三續集‧俳句卷Ⅲ:臺北,榮神實業公司,2003年8月,25開,231頁
  25. 巫永福全集24——二○○三續集‧文集卷Ⅱ:臺北,榮神實業公司,2003年8月,25開,241頁
  26. 巫永福精選集/許俊雅主編: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0年12月       
  27. 巫永福精選集——詩卷: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0年12月,25開,511頁
  28. 巫永福精選集——小說卷: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0年12月,25開,310頁
  29. 巫永福精選集——評論卷: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0年12月,25開,398頁
  1. 永州詩集‧愛:臺北,笠詩刊社,1986年2月,32開,93頁
  2. 永州詩集‧時光:臺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新25開,118頁
  3. 永州詩集‧霧社緋櫻:臺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新25開,119頁
  4. 永州詩集‧木像:臺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新25開,118頁
  5. 永州詩集‧稻草人的口哨:臺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新25開,118頁
  6. 永州詩集‧不老的大樹:臺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新25開,119頁
  7. 爬在大地的人:臺北,笠詩刊社,1993年6月,新25開,119頁
  8. 無齒的老虎:臺北,笠詩刊社,1993年6月,新25開,118頁
  9. 地平線的失落: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25開,120頁
  10. 春秋——臺語俳句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0月,25開,121頁
  11. 巫永福現代詩自選集: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05年10月,25開,290頁
  12. 나의 조국(我的祖國)/金尚浩譯:首爾 , 푸른사싱,2006年8月,新25開,126頁
  13. 巫永福集/趙天儀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12月,25開,125頁
  14. 巫永福:高雄,春暉出版社、笠詩刊雜誌社,2014年5月,10.1×14.8公分,15頁
  1. 風雨中的長青樹:臺中,中央書局,1986年12月,32開,210頁
  1. 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張恆豪主編: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25開,387頁
  2. 巫永福小說集:臺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05年6月,25開,312頁
  1. 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公司,2003年9月,25開,206頁
  1. 巫永福全集‧文學會議卷(沈萌華主編):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443頁
  2. 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公司,2003年9月,206頁
  3. 巫永福文學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編印):臺北,財團法人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2年5月,510頁
  1. 許惠玟〈巫永福生平及其新詩研究〉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施懿琳教授指導,1999年6月,315頁
  2. 許嘉芬〈巫永福日治時期小說中的少年與青年書寫〉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惠足教授指導,2011年7月,94頁
  3. 謝惠貞〈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化人的新感覺派的受容——橫光利一與楊逵、巫永福、翁鬧、劉吶鷗〉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藤井省三教授指導,2012年1月,140頁
  1. 賴玟琇,〈現代性的共謀與共鳴:以巫永福〈慾〉和橫光利一的〈機械〉為例〉,「「清臺成政」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2017年5月20─21日
  2. 向陽,〈沉默的巒峰─巫永福以詩長青〉,《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2018年1月,頁75─85
  3. 李瑞騰、林淑貞、顧敏耀、羅秀美、陳政彥,〈七十至八十年代──散文與文學評論──巫永福的時代書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2011年10月,頁131
  4. 李瑞騰、林淑貞、顧敏耀、羅秀美、陳政彥,〈九十年代迄今──兒童文學、劇本、傳記文學與神話傳說──巫永福自我歷程的書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2011年10月,頁318─319
  5. 莫渝,〈泥土的聲音──巫永福第一本書《永州詩集‧愛》〉,《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三)》,2018年12月,頁18─21
  6. 許惠玟,〈文學風雨依然常青──巫永福在臺中點滴〉,《臺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2015年12月,頁50─57
  1. 巫永福全集‧文學會議卷(沈萌華主編):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1999年6月,443頁
  2. 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公司,2003年9月,206頁
  3. 巫永福文學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編印):臺北,財團法人巫永福文化基金會,2012年5月,510頁
  1. 許惠玟〈巫永福生平及其新詩研究〉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施懿琳教授指導,1999年6月,315頁
  2. 許嘉芬〈巫永福日治時期小說中的少年與青年書寫〉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惠足教授指導,2011年7月,94頁
  3. 謝惠貞〈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化人的新感覺派的受容——橫光利一與楊逵、巫永福、翁鬧、劉吶鷗〉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藤井省三教授指導,2012年1月,140頁
  1. 賴玟琇,〈現代性的共謀與共鳴:以巫永福〈慾〉和橫光利一的〈機械〉為例〉,「「清臺成政」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2017年5月20─21日
  2. 向陽,〈沉默的巒峰─巫永福以詩長青〉,《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2018年1月,頁75─85
  3. 李瑞騰、林淑貞、顧敏耀、羅秀美、陳政彥,〈七十至八十年代──散文與文學評論──巫永福的時代書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2011年10月,頁131
  4. 李瑞騰、林淑貞、顧敏耀、羅秀美、陳政彥,〈九十年代迄今──兒童文學、劇本、傳記文學與神話傳說──巫永福自我歷程的書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2011年10月,頁318─319
  5. 莫渝,〈泥土的聲音──巫永福第一本書《永州詩集‧愛》〉,《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三)》,2018年12月,頁18─21
  6. 許惠玟,〈文學風雨依然常青──巫永福在臺中點滴〉,《臺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2015年12月,頁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