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 image cap

王文興

王文興 1939~

王文興,男,早期有筆名金聲、銅馬、無聊齋。籍貫福建福州,1939年11月4日生,1946年來臺。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藝術碩士。曾任教於臺灣大學。1960年與白先勇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2005年自教職退休,專事寫作。曾獲國家文藝獎等獎項與榮譽。

王文興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詩、散文,大學時期為其寫作發展的重要階段。1958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守夜〉於《臺大青年》,往後多發表作品於《中外文學》等刊物。其寫作風格依作品發表時序分為三個階段:1960年5月前為思索寫作技巧、探尋個人風格的時期;1960年5月以後,文字開始呈現詩體式的寫作傾向,為實驗創作階段。其中〈龍天樓〉一篇堪稱是自短篇過渡至長篇小說的練筆之作;1970~1990年代的《家變》等作則為落實理想風格的長篇小說創作,奠定了王文興於臺灣現代小說史的地位。作品基調呈顯著現代主義特徵,擅長藉描述人物的內心活動,刻畫生命的悲劇本質。形式、結構上,則與西方小說文類有著指涉關係。散文創作上,王文興擅以手記形式書寫對世間物象的見解,舉凡文化地景、神學宗教等皆是觀察對象。行文上著重自然與音樂性,同時認為散文猶如書法,講究行氣不斷、即興而作與獨特風格等特性。此外,王文興亦偏好讀詩,沉浸其中的音節與韻語,時而賦詩捻詞,從文學雜誌到作品集均可見其創作。

深受中國傳統與西方文藝薰陶的王文興,一生透過寫作與教學,開發當代對文學的想像與感受,在現代主義思潮轉譯至臺灣的傳播領域中,為一不可忽視的人物。王文興筆耕逾五十年,綜觀其文學活動與創作,始終堅持「精讀」與「慢寫」的作風,並追求藝術性寫作。他的審美理念打破陳規,提示當代對文字藝術性的重視,甚至其手稿文本緣此成為中、外學界的研究對象。

  1.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9年11月,25開,329頁
  2. 玩具屋九講: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11年1月,25開,198頁
  1. 星雨樓隨想:臺北,洪範書店,2003年7月,25開,224頁
  1. 龍天樓:臺北,文星書店,1967年6月,40開,181頁;
    臺北,大林出版社,1969年6月,40開,181頁;
    臺北,大林出版社,1982年3月,32開,181頁
  2. 家變:臺北,環宇出版社,1973年4月,32開,195頁;
    臺北,洪範書店,1978年11月,32開,195頁;
    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5年5月,13.2×20.1公分,259頁;
    Arles, France,ACTES SUD,1999年6月,10×19公分,395頁;
    臺北,洪範書店,2000年9月,25開,238頁
  3. 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書店,1979年9月,32開,259頁
  4. 背海的人(上):臺北,洪範書店,1981年4月,32開,182頁;
    Ithaca, New York,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1993年9月,14×21.6公分,131頁;
    臺北,洪範書店,1999年9月,25開,182頁
  5. 背海的人(下):臺北,洪範書店,1999年9月,25開,186頁
  6. 草原底盛夏/鄭樹森主編:臺北,洪範書店,1996年9月,50開,53頁
  7. La Fête de la déesse Matsu/Camille Loivier譯:Paris, France,ZULMA,2004年2月,25開,166頁
  1. 玩具手槍:臺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10月,32開,168頁
  2. 書和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4月,25開,326頁;
    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11月,25開,359頁
  3. 小說墨餘:臺北,洪範書店,2002年7月,25開,226頁
  4. 王文興手稿集: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11月,23.5×32公分
  5. Endless War:Fiction and Essays by Wang Wen-hsing/黃恕寧、Fred Edwards編:Ithaca, New York,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2011年4月,14×21.5公分,415頁
  1. 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康來新編 ):臺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5月,190頁
  2.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王文興著):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9年11月,329頁
  3. 作家小傳:王文興(﹝行人文化實驗室,洪範書局﹞):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目宿媒體,2012年3月,79頁
  1. Chang, Sung-Sheng(張誦聖)〈A study of "Chia pien", a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 from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Ph. D. Thesis Jeannette Faurot,1981年8月,162頁
  2. 施素卿〈從中德文學作品看童年創痕及其影響(UNGLÜCKLICHE KINDHET Bewältigungsversuche in der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Literatur)〉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迪樂(Dr. Thilo von Bremen)教授指導,1985年6月,84頁
  3.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
    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正惠教授指導,1993年,123頁
  4.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江聰平教授指導,2002年12月,391頁
  5.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趙天儀教授指導,2004年6月,129頁
  6. 劉采榆〈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07年1月,254頁
  7. 馬 敏〈王文興成長小說研究〉
    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樊洛平教授指導,2008年4月,44頁
  8. 楊舒茵〈王文興小說中現代主義特色之演進〉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玉雯教授指導,2009年7月,142頁
  9. 張佳瑤〈王文興小說創作的一貫與深化〉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胡衍南教授指導,2009年7月,178頁
  10. 李時雍〈局內局外:王文興小說論〉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建忠教授指導,2009年,100頁
  11. 楊俐瑩〈王文興小說的孤獨書寫〉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應鳳凰教授指導,2010年,126頁
  12. 白依璇〈場域、論戰、接受:王文興小說《家變》的典律化過程研究〉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建忠教授指導,2011年1月,138頁
  13. 黃佳淑〈臺灣現代派小說的身體敘事──以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為個案研究〉
    福建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立立教授指導,2011年5月,90頁
  14.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康來新教授指導,2011年6月,338頁
  15. 許喬凱〈王文興小說中的日神與酒神〉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鄭明娳教授指導,2011年7月,119頁
  16. 林品軒〈王文興小說的叛逆主題與結構〉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淇瀁教授指導,2011年12月,182頁
  17.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康來新教授指導,2012年6月,170頁
  1. 張純昌,〈王文興──歷時13年現代主義新典範〉,《2016年臺灣文學年鑑》,2017年12月,149─150頁
  2. 林雯卿,〈現代性的兩種面向:出發與洄游──以魯迅、王文興的小說為例〉,「2017 年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觀音普度與教化全球學術研討會」,2017年3月17日
  3. 林雯卿,〈文字的彼岸:我「看」王文興的小說語言〉,「臺灣文學中的全球化與在地化論述學術研討會」,2017年5月6日
  4. 陳義芝,〈借用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人物分析〉,《所有動人的故事:文學閱讀與批評》,2017年9月,52─76頁
  5. 劉羿宏,〈跨太平洋的冷戰文學:余光中、王文興、愛荷華寫作班〉,「2018 文化研究年會──文化在民間」,2018年3月10─11日
  1. 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康來新編 ):臺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5月,190頁
  2.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王文興著):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9年11月,329頁
  3. 作家小傳:王文興(﹝行人文化實驗室,洪範書局﹞):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目宿媒體,2012年3月,79頁
  1. Chang, Sung-Sheng(張誦聖)〈A study of "Chia pien", a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 from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Ph. D. Thesis Jeannette Faurot,1981年8月,162頁
  2. 施素卿〈從中德文學作品看童年創痕及其影響(UNGLÜCKLICHE KINDHET Bewältigungsversuche in der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Literatur)〉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迪樂(Dr. Thilo von Bremen)教授指導,1985年6月,84頁
  3.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
    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正惠教授指導,1993年,123頁
  4.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江聰平教授指導,2002年12月,391頁
  5.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趙天儀教授指導,2004年6月,129頁
  6. 劉采榆〈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07年1月,254頁
  7. 馬 敏〈王文興成長小說研究〉
    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樊洛平教授指導,2008年4月,44頁
  8. 楊舒茵〈王文興小說中現代主義特色之演進〉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玉雯教授指導,2009年7月,142頁
  9. 張佳瑤〈王文興小說創作的一貫與深化〉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胡衍南教授指導,2009年7月,178頁
  10. 李時雍〈局內局外:王文興小說論〉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建忠教授指導,2009年,100頁
  11. 楊俐瑩〈王文興小說的孤獨書寫〉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應鳳凰教授指導,2010年,126頁
  12. 白依璇〈場域、論戰、接受:王文興小說《家變》的典律化過程研究〉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建忠教授指導,2011年1月,138頁
  13. 黃佳淑〈臺灣現代派小說的身體敘事──以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為個案研究〉
    福建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立立教授指導,2011年5月,90頁
  14.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康來新教授指導,2011年6月,338頁
  15. 許喬凱〈王文興小說中的日神與酒神〉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鄭明娳教授指導,2011年7月,119頁
  16. 林品軒〈王文興小說的叛逆主題與結構〉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淇瀁教授指導,2011年12月,182頁
  17.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康來新教授指導,2012年6月,170頁
  1. 張純昌,〈王文興──歷時13年現代主義新典範〉,《2016年臺灣文學年鑑》,2017年12月,149─150頁
  2. 林雯卿,〈現代性的兩種面向:出發與洄游──以魯迅、王文興的小說為例〉,「2017 年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觀音普度與教化全球學術研討會」,2017年3月17日
  3. 林雯卿,〈文字的彼岸:我「看」王文興的小說語言〉,「臺灣文學中的全球化與在地化論述學術研討會」,2017年5月6日
  4. 陳義芝,〈借用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人物分析〉,《所有動人的故事:文學閱讀與批評》,2017年9月,52─76頁
  5. 劉羿宏,〈跨太平洋的冷戰文學:余光中、王文興、愛荷華寫作班〉,「2018 文化研究年會──文化在民間」,2018年3月10─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