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 image cap

龍瑛宗

龍瑛宗 1911~1999

龍瑛宗,男,本名劉榮宗,籍貫臺灣新竹,1911年(明治44年)8月25日生,1999年9月26日辭世,享年89歲。日據時期臺灣商工學校畢業。曾任職於臺灣銀行旗下分行,1942年去職臺銀後,歷任《臺灣日日新報》「國語新聞」等刊物編輯。1949年轉任合作金庫辦事員,期間與張我軍合作編輯機關誌《合作界》。1976年以合作金庫專門委員退休。
龍瑛宗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評論、新詩、劇本、隨筆等。1937年以小說〈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一作獲得東京《改造》雜誌第九屆懸賞小說佳作獎,進而結識著名作家菊池寬等人,並陸續加入「臺灣文藝家協會」、《文藝臺灣》等文藝組織,1942年他與張文環等人同時獲選為「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臺灣地區代表。龍瑛宗創作力豐沛,是日據時期最重要且多產的作家之一。〈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反映出殖民體制下知識份子的苦悶與無奈;〈夕影〉表現了他對臺灣女性命運的悲憫與同情;而〈青天白日旗〉真實描繪出臺灣人面對光復時的複雜心情;《紅塵》為龍瑛宗唯一長篇小說,揭露他對戰後臺灣社會價值觀與道德淪喪的觀察與批判。
「孤獨的蠹魚」正是龍瑛宗投身文學一生的寫照,龍瑛宗選擇「幻想」與「讀書」作為面對命運和時代悲劇的方式,他的文字不能呈現積極分子向外抵抗的形式,備受「屈從與傾斜」的質疑。身為前半生在殖民地臺灣成長與生活的知識青年,日語成為他閱讀、書寫甚至思考的必要工具,原生的臺灣文化是他難以尋根的歸屬,傾慕的日本文化又存在著矛盾的國族認同,跨越語言和時代,他的「孤獨」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文學或許無法積極抵抗殖民統治者的無情壓迫,藝術的形式和美的價值卻不會消逝,龍瑛宗「纖美和哀愁」的文字超越了那個烽火與苦難交織的年代,留給後人永恆的紀念。

1.孤獨な蠹魚:臺北,盛興出版部,1943年12月,32開,191頁。

1.女性を描く:臺北,大同書局,1947年2月,32開,95頁。

  1. 午前的懸崖/鍾肇政等譯: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4月,32開,246頁。
  2. 杜甫在長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3月,新25開,191頁。
  3. 龍瑛宗集/張恆豪編,張良澤等譯: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25開,337頁。
  4. 夜流:臺北,地球出版社,1993年5月,25開,297頁。
  5. 紅塵/鍾肇政譯: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97年6月,32開,311頁。
  6. 日本統治期台文台人作家作品集第三卷──龍瑛宗/下村作次郎編:東京,綠蔭書房,1999年7月,25開,442頁。
  7. 濤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2月,48開,173頁。
  1.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陳萬益主編;陳千武、林至潔、葉笛譯: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
    1.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一冊‧小說集(1):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251頁。
    2.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二冊‧小說集(2):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248頁。
    3.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三冊‧小說集(3):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289頁。
    4.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四冊‧小說集(4):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264頁。
    5.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五冊‧評論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371頁。
    6.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六冊‧詩.劇本.隨筆集(1):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367頁。
    7.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七冊‧隨筆集(2):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239頁。
    8.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八冊‧文獻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25開,316頁。
  2.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陳萬益編集代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
    1.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一冊‧小說集(1):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78頁。
    2.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二冊‧小說集(2):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78頁。
    3.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三冊‧小說集(3):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74頁。
    4.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四冊‧評論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59頁。
    5.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五冊‧詩.劇本.隨筆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06頁。
    6. 龍瑛宗全集(日本語版)第六冊‧文獻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4月,25開,206頁。

 

1.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朱家慧: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11月,371頁。

  1. 張郁琦〈龍瑛宗文學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華山教授指導,1991年6月,257頁。
  2.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林瑞明教授指導,1996年6月,153頁。
  3.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
    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11月,371頁。
  4. 大藪久枝〈戰前日本文壇重視的三篇臺灣小說研究〉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明德教授指導,1997年6月,102頁。
  5. 許維育〈戰後龍瑛宗及其文學研究〉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萬益教授指導,1998年6月,238頁。
  6. 洪振智〈紅日當頭下「臺灣」形塑──以日治時期龍瑛宗小說為中心〉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學士論文,廖瑾瑗教授指導,2001年5月,50頁。
  7. 吳衿鳳〈龍瑛宗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與社會〉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崇生教授指導,2003年5月,184頁。
  8. 王惠珍〈龍瑛宗研究──台湾人日本語作家の軌跡〉
    関西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囯文学,博士論文,北岡正子教授指導,2004年9月,372頁。
  9. 鄧延桓〈龍瑛宗研究──「パパイヤのある街」、「黃家」、「蓮霧の庭」を論ずる〉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坂元さおり教授指導,2005年6月,77頁。
  10. 蔡鈺淩〈文學的救贖──龍瑛宗與爵青小說比較研究(1932─1945)〉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柳書琴教授指導,2006年7月,175頁。
  11. 莊蕙甄〈龍瑛宗小說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陳貞吟教授指導,2006年,234頁。
  12. 李秋慧〈龍瑛宗及其小說研究〉
    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李漢偉教授指導,2007年6月,161頁。
  13. 林惠萍〈小說與人生──龍瑛宗〈趙夫人的戲畫〉之析論〉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蔣淑貞教授指導,2008年7月,82頁。
  14. 郭昭妤〈龍瑛宗《紅塵》及其美學研究〉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周芬伶教授指導,2008年12月,259頁。
  15. 沈 妍〈龍瑛宗小說的男性形象研究〉
    中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徐志平教授指導,2009年9月,117頁。
  16. 戶田一康〈日本領臺時代的臺灣人作家所描寫的公學校教師形象〉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茂豐教授指導,2004年6月,118頁。
  17. 吳昱慧〈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南方想像」──以龍瑛宗為例〉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柳書琴教授指導,2010年1月,152頁。
  1. 羅詩雲,〈南方‧記憶‧殖民地青年:論一九四○年代中村地平與龍瑛宗自傳性小說的地景建構〉,《臺灣文學學報》第24期,2014年6月,119─146頁
  2. 馬 森,〈光復前的臺灣文學﹝龍瑛宗部分﹞〉,《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中編)‧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2015年2月,716─717頁
  3. 杜國清,〈《臺灣文學英譯叢刊》臺灣作家專輯──日文作家龍瑛宗作品的特色〉,《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2015年10月,182─190頁
  4. 黃恆秋,〈龍瑛宗詩歌个時代風情〉,《文學客家》第23期,2015年12月,77─98頁
  5. 楊佳嫻,〈青春即黃昏:為龍瑛宗寫〉,《小火山群》,2016年6月,207─214頁

1.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朱家慧: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11月,371頁。

  1. 張郁琦〈龍瑛宗文學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華山教授指導,1991年6月,257頁。
  2.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林瑞明教授指導,1996年6月,153頁。
  3.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
    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11月,371頁。
  4. 大藪久枝〈戰前日本文壇重視的三篇臺灣小說研究〉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明德教授指導,1997年6月,102頁。
  5. 許維育〈戰後龍瑛宗及其文學研究〉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萬益教授指導,1998年6月,238頁。
  6. 洪振智〈紅日當頭下「臺灣」形塑──以日治時期龍瑛宗小說為中心〉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學士論文,廖瑾瑗教授指導,2001年5月,50頁。
  7. 吳衿鳳〈龍瑛宗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與社會〉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崇生教授指導,2003年5月,184頁。
  8. 王惠珍〈龍瑛宗研究──台湾人日本語作家の軌跡〉
    関西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囯文学,博士論文,北岡正子教授指導,2004年9月,372頁。
  9. 鄧延桓〈龍瑛宗研究──「パパイヤのある街」、「黃家」、「蓮霧の庭」を論ずる〉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坂元さおり教授指導,2005年6月,77頁。
  10. 蔡鈺淩〈文學的救贖──龍瑛宗與爵青小說比較研究(1932─1945)〉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柳書琴教授指導,2006年7月,175頁。
  11. 莊蕙甄〈龍瑛宗小說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陳貞吟教授指導,2006年,234頁。
  12. 李秋慧〈龍瑛宗及其小說研究〉
    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李漢偉教授指導,2007年6月,161頁。
  13. 林惠萍〈小說與人生──龍瑛宗〈趙夫人的戲畫〉之析論〉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蔣淑貞教授指導,2008年7月,82頁。
  14. 郭昭妤〈龍瑛宗《紅塵》及其美學研究〉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周芬伶教授指導,2008年12月,259頁。
  15. 沈 妍〈龍瑛宗小說的男性形象研究〉
    中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徐志平教授指導,2009年9月,117頁。
  16. 戶田一康〈日本領臺時代的臺灣人作家所描寫的公學校教師形象〉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茂豐教授指導,2004年6月,118頁。
  17. 吳昱慧〈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南方想像」──以龍瑛宗為例〉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柳書琴教授指導,2010年1月,152頁。
  1. 羅詩雲,〈南方‧記憶‧殖民地青年:論一九四○年代中村地平與龍瑛宗自傳性小說的地景建構〉,《臺灣文學學報》第24期,2014年6月,119─146頁
  2. 馬 森,〈光復前的臺灣文學﹝龍瑛宗部分﹞〉,《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中編)‧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2015年2月,716─717頁
  3. 杜國清,〈《臺灣文學英譯叢刊》臺灣作家專輯──日文作家龍瑛宗作品的特色〉,《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2015年10月,182─190頁
  4. 黃恆秋,〈龍瑛宗詩歌个時代風情〉,《文學客家》第23期,2015年12月,77─98頁
  5. 楊佳嫻,〈青春即黃昏:為龍瑛宗寫〉,《小火山群》,2016年6月,207─2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