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
藝文快訊
人才招募
||
|
認識我們
|
關於基金會
關於文訊
文訊介紹
文訊大事紀
學者專家眼中的文訊
關於藝文資料中心
支持我們
推廣方案
支持QA
捐款芳名錄
||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作家動態
商店
文學創作
論文
研究作品
繪本
作家資料彙編
紀念特刊
歷年雜誌
文訊知識庫
||
|
文藝資料中心
|
中心資源
館藏現況
館藏查詢
新書上架
名家檔案
手稿典藏
照片資料庫
申請專區
遠距服務
掃描服務
捐書辦法
導覽申請
文學資源
文學好庫
友善連結
呼叫小林文學互動體驗
現當代文學教學素材資源
||
|
藝文活動
|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
|
會員專區
|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資料
購買紀錄
報名紀錄
會員卡別
常見問題
會員常見問題
購物須知
||
|
購物車
|
立即結帳
|
首頁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本期焦點選單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本期焦點
2022-05-13
那樣華麗轉身的妳:記宋如珊教授
在一個沒有妳的地方寫妳,我心憂傷! 所有事件經過敘事,已無法擬真。寫不出真實的妳,也寫不出我心目中的妳,一切只能是筆下的思念。
詳細內容
2022-05-12
山高水長風範存:緬懷客籍作家耆老曾寬老師
曾寬老師的公子曾潤哲先生來電告知父親已然蒙主寵召,電話中各自泣不成聲。 隔天至靈堂獻花追思,瞻仰遺容,往昔幽默的話語,爽朗的笑聲,生動的表情,依稀眼前。情緒翻騰不能平復,前塵往事不思量自難忘。
詳細內容
2022-05-11
我們一起走過的文學路:憶徐秉鉞先生
徐秉鉞先生與我是師生、也是朋友的情誼,建立於《台灣日報》這個報業體上。我的第一篇刊登在「台灣副刊」的文章〈童年〉,日期為1969年2月6日,那個青澀年歲,我惟有滿腔文學憧憬,努力向報刊投稿,台灣副刊是我瞄準的對象之一,〈童年〉的刊登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勇氣,於是很快的開展第二篇。
詳細內容
2022-05-10
主業賣魚,副業寫作:訪林楷倫《偽魚販指南》
只要留心近年台灣文學獎的場合,就不可能忽略林楷倫的名字。從他2020年開始投稿至今,舉凡台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再到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組榜單赫赫都鑄有他的名字。
詳細內容
2022-05-08
書寫是一種完成哀悼:訪蘇偉貞
在台南小東路頭八○四軍醫院誕生,成長於小東路尾的網寮影劇三村,中年後又回到小東路上成功大學教書的蘇偉貞,人生彷彿都繞著長長的小東路行走。她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緣際會留在出生成長的地方,人生不只是「一條馬路就說完了」,而是根本停格。 同一道門,你出生並離開,人世的第一個地址:小東路15號──蘇偉貞,《租書店的女兒》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