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書展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座談

2023-01-05
作家
林宇軒
活動攝影

時間:2022年12月7日(三)19:00~20:30
地點:文訊雜誌社.多功能室

主持人:

陳蕙慧(木馬文化社長)

與談人:

林載爵(聯經出版發行人)

陳瑩芳(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

譚光磊(光磊國際版權創辦人)

 

2019年底,全球遭逢疫情侵害,眾多活動因為公衛的考量而陸續取消,愛書人最引頸期待的台北國際書展也受到影響:2020年、2021均改線上辦理、2022調整至六月。疫情至今尚未完全遠離,不過隨著各國的解封,世界開始恢復正常運作,各類型的活動也將在可預見的未來陸續重啟。後疫情時代,《文訊》持續關心台灣出版產業,特別規畫了一場專業人士對話的鼎談,期待藉此更深刻地描繪出「台北書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書展的主軸與回顧

擔任主持人的陳蕙慧首先介紹與會的三位來賓:「陳瑩芳司長不只是一位官方單位的主事者,還是一位愛書人。」回想起幾年前,《偷書賊》的作者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來台,陳瑩芳帶著兒子買了英文版和中文版的書,向作者索要簽名,「這對母子臉上的光芒,我是永遠也忘不了的,那是我做這行很大的力量」。本身是學者和發行人的林載爵,過去曾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致力推廣法國文學、促進台法交流,是台灣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勳章」的第一人。而被陳蕙慧稱「我們仰賴他很深」的「青年才俊」譚光磊,目前是光磊國際版權公司的創辦人,才剛從法蘭克福書展回來,期待他和大家分享其他國家的書展經驗。

台北書展從1987年由新聞局出版處開始主辦,起初每屆都由不同單位來執行,至今邁入第35年,期間因為社會氛圍的變化、通路生態的改變,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而有所調整。「不只是前十屆,台北國際書展在這三十多年來也有很大的變化。」林載爵回顧2004年成立的「台北書展基金會」,當年是由18家出版社經過審慎討論,集資一千萬元共同成立,期待以「基金會」的角色在國際書展上發揮功能;而基金會也憑藉豐富的經驗和人脈,承辦台北國際書展後就一直持續順利舉辦至今,並逐漸讓書展聚焦於三個主軸──「推廣閱讀」方面和學校、圖書館結合,邀請作家辦理講座;「促進國際交流」方面形成東亞地區的樞紐,許多重要出版社紛紛設立攤位;「提升出版專業」方面每年舉辦各類專題活動,包括提供給出版同業的「亞洲論壇」和「國際論壇」,對台灣出版界認識世界出版趨勢有很大幫助。

歷年書展的兩個遺憾

2008年,「台北書展基金會」為了促進閱讀,開辦了「書展大獎」,對台灣出版業產生正面影響。然而,就在林載爵結束董事長任期後、台北國際書展發展得越來越旺的2010年,漫畫產業決定退出台北國際書展,另起爐灶──「這對台北國際書展而言,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林載爵的語氣盡顯遺憾:「從其他國家的國際書展回頭看,會發現今天的台北國際書展有很大的缺陷──漫畫的消失。」如今動漫重回台北國際書展雖然看似不可能,但仍有希望,如何透過協商找出兩全其美的合作辦法去擴大效益,則是雙方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們為什麼不能仿效金馬獎一樣,讓台北國際書展的舉辦有一個常設單位?」2007年時,林載爵和當時新聞局局長謝志偉(現任駐德代表)討論這個構想,沒想到談得非常順利。也同意台北國際書展應該要有一個常設單位,但應該是一個新的基金會。當時有另外一個「中華出版基金會」,出版處希望由現有的「台北書展基金會」和「中華出版基金會」共同協調、籌設一個新的「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如果雙方討論順利,馬上就可以進行,2009年的書展就可以執行。

「一切都非常美妙,」林載爵繼續說道:「可是非常不幸的,兩個基金會要合併重組並非易事,加上新聞局後來又發現原規畫所涉書展『商標權』及『著作權』之法規有疑義而暫予擱議。這個機會就這樣消失掉了──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回顧台北國際書展的兩個遺憾,無論是「動漫出走」或是「常設單位沒有談成」,都可以看出林載爵心中飽含無限的惋惜。

疫情之下的書展挑戰

「三」對陳瑩芳而言,是具有魔術力量的數字──2020年開始碰到疫情的「三」年如同「三」溫暖;而主辦方、參展方、消費者「三」方在疫情之下,尋找辦與不辦之外的第「三」個選擇。2022年的書展有「三」個首創也值得分享:實體書展與線上書展同步、首屆不在冬天舉辦的書展、各方投入最深的一屆。

陳瑩芳指出,很多讀者回饋說2022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是「有史以來最舒服的一屆」。雖然參展數變少,但攤位的間隔拉大,主辦方也可以把沙龍辦在比較顯眼的位置,凸顯了「閱讀交流」這件事,回到「閱讀的初心」,讀者和作家有更深度的互動,在場內停留的時間更長,再加上首度發送的「購書抵用券」刺激消費,提袋率也因此提升;另外,主題國也開始加強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在全台各地辦理許多活動。「如果大家想要安安靜靜逛書展,我倒希望大家平常可以多去逛一些書店。」林載爵回應,雖然許多讀者分享這是最舒適的一屆書展,背後有很多慘痛的代價,包含參觀人數砍半、政府花費兩千萬補助等。

如何延續今年的感動並升級,對台北國際書展而言絕對是一個挑戰。陳瑩芳近日讀了衛浩世(Peter Weidhaas)的《法蘭克福書展600年風華》,領悟到書展對大國而言可能是一個銷售場合,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文化交流」。「所以我覺得,台北國際書展既然是『國際書展』,我們不會只有銷售,我們要重視讀者,我們要重視國際,我們要把自己的文化透過這樣的一個平台,向國內的讀者說,也要向國際的讀者說。」除了強調閱讀歷程和增加感官體驗,2023年的台北國際書展也試圖成為「概念的先行者」,結合永續議題,讓台北國際書展成為提倡「淨零排放」的示範平台之一。

版權銷售的國際定位

「我剛才仔細想,我好像沒有以讀者身分參加過台北國際書展。」譚光磊笑說,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出版業或版權代理的角色參與。2009年,譚光磊開始參加墨西哥、法蘭克福、耶路撒冷等國外的書展,發現它們都有規畫版權交流的活動,於是他開始思考「台灣是不是也可以來辦?」後來2012年的台北國際書展,便邀請各國的出版業者參訪;同年,美國奇幻小說家布蘭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來台造成轟動,休豪伊(Hugh Howey)、尤.奈斯博(Jo Nesbø)、瑪麗亞.杜埃尼亞斯(Maria Duenas)等作家也讓他感受到「國際巨星的魅力」。

「放眼全球,台北國際書展的功能非常不一樣,有國外『作家節』的功能,有談版權的功能,也有書籍零售的功能;而歷年在二月舉辦,也不會和國外的其他國際書展時間衝突。」該如何吸引國外出版社參與?譚光磊舉例,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書展(Guadalajara International Book Fair)對歐美出版社而言是「不會想去的」──因為是零售展,而且也不是在墨西哥最大的城市舉辦,但他們卻成功地以「租一張桌子,提供三天的旅館住宿」吸引了許多國際出版人參加。另外,「韓國圖書版權振興會」舉辦相關活動時,每張桌子都提供一個翻譯,這種確保溝通無阻的方式也值得學習。陳蕙慧補充,美國的BEA書展(Book Expo America)也是以出版社對經銷商的爭取訂貨為主、作家活動為輔,值得參考。

譚光磊許願,希望台北國際書展有更大的版權中心:「我常常覺得,如果版權中心有一百張大桌子,就可以請到更多歐美版權買賣的人,增加人跟人橫向的連結。」過去有位德國編輯在台北國際書展認識了一位英國編輯,完成了一本瑞典小說的版權交易──「如果我們有個更大的版權中心、更多這類的活動,大家都會知道說:來這裡不只是買台灣的版權,而是買全世界的版權。」

科技媒介和未來展望

台北國際書展從1995年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書展,同時成為國際的四大書展之一。陳蕙慧提問,2023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將有什麼特色或新型態的多元行銷可借鏡呢?「很多東西不是錢買得來的,人際關係需要一點一滴去累積。」譚光磊回應,分享當今歐美出版業的潮流,比如抖音(TikTok)上的「說書」很多都是自發性的,很多「老書」在疫情期間翻紅──「出版社不需要花任何行銷資源就能讓老書復活,這讓國外出版業在疫情期間業績超級好。」讓他感到驚訝的是,當這些大出版社如企鵝藍燈(Penguin Random House)發現原來「不用花錢辦活動一樣可以賣書」後,它們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攤位變得非常小。「台灣比較少這類『說書』的風氣,出版界沒有經歷到國際對於『直播帶書』的討論,比較可惜。」譚光磊說,疫情期間的線上活動讓過往這些已經存在的科技被挖掘、運用,包含透過線上活動邀請國外作者連線、山德森透過群眾募資高達四千多萬美金等,都是可以參考的經驗。林載爵回應,今年法蘭克福書展和抖音緊密結合,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不過他也提醒,今年法蘭克福書展因為政治因素而抵制俄羅斯和伊朗,他期望未來的書展不要被政治力介入,因為書展的精神就是彼此尊重、相互寬容,呈現文化的多樣性。

法蘭克福書展除了因應個人出版的增加而設有「個人出版區」,電子書和有聲書的銷售也倍增。從這些多元的出版與行銷方式期許2023年「實體」的台北國際書展,陳瑩芳為今日的對談下了最好的總結:「數位雖然發展得越來越蓬勃,但人跟人面對面的交流是永遠沒辦法被取代的,這也是今天大家坐在這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