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
藝文快訊
人才招募
||
|
認識我們
|
關於基金會
關於文訊
文訊介紹
文訊大事紀
學者專家眼中的文訊
關於藝文資料中心
支持我們
推廣方案
支持QA
捐款芳名錄
||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作家動態
商店
文學創作
論文
研究作品
繪本
作家資料彙編
紀念特刊
歷年雜誌
文訊知識庫
||
|
文藝資料中心
|
中心資源
館藏現況
館藏查詢
新書上架
名家檔案
手稿典藏
照片資料庫
申請專區
遠距服務
掃描服務
捐書辦法
導覽申請
文學資源
文學好庫
友善連結
呼叫小林文學互動體驗
現當代文學教學素材資源
||
|
藝文活動
|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
|
會員專區
|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資料
購買紀錄
報名紀錄
會員卡別
常見問題
會員常見問題
購物須知
||
|
購物車
|
立即結帳
|
首頁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本期焦點選單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本期焦點
2021-11-10
關於龜的這些人、那些事
藍色星球上兩棲動物之中,最受華人尊崇者當屬龜,歷來奉為神獸。龜的長命百歲眾所皆知,高壽得以增智添慧,足令洪福齊天,穿越古今。龜因為可以上山下海,故能神通天地,以龜甲占卜,靈驗可得天啟。朝廷命官為了貫徹王命飭令的願力形諸久遠,也廣修巨龜贔屓馱負檄文豐碑。
詳細內容
2021-11-10
來自他方的留駐與凝視 我們怎麼寫香港
香港,曾經是台灣許多年輕人第一次離開本島旅行時的首選,而出發前早已在電影裡看過數十遍,一百分鐘的飛行,落地後相同的文字,既相似又相異的飲食,既新穎又古老的建築,反之對香港的年輕人而言,台灣也有著同樣的位置和魅力。我曾在赤鱲角機場兩度遇到同一名學生,才發現她一年中去了台灣四次,分別飛桃園、花蓮、台中和高雄。
詳細內容
2021-11-10
走遍千山萬水的苦行僧:憶畫家梁丹丰
我和梁丹丰是完全不同型的人,但我們卻相知四十年。她多才、堅毅、善良、脆弱、優雅、雍容,而且「美」──不僅是漂亮。這些特質在我身上找不到的。她唯一較我「慢」的是,她起步較遲。民國24年生,曾在杭州藝專就學的她,到民國62年,38歲了,突然把永和一樓一底的房子拿去抵押貸款,隻身去紐約,一面習畫,一面學英文。先出了幾本畫冊,並不受重視,但到國外後邊畫邊撰寫一路見聞,民國64年,《書跡屐痕》出版,很快的被國人重視。
詳細內容
2021-11-09
喜歡和你在一起
曾屬青春擁有的悸動、心跳加速,到人生某個階段,手機來電轉為擔驚受怕,顯示號碼不再出現喜歡的人,而是父親的電話號碼,深怕傳來不好的消息。 「Happy車禍!」父親說得不是很清楚。 「啊?」以為自己聽錯,因為Happy 明明待在家,無法溜出門。再確認他說的話,真的是狗狗Happy。 周末加班的我,聽著父親重複回答,夾帶疑問與惴惴不安,連忙說:「我現在回去。」不顧桌面有無收拾,拿起背包急下樓。
詳細內容
2021-11-09
抒情的虛構、想像的時間:專訪郝妮爾《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
於2021年的此刻,從台北出發宜蘭不過30分鐘左右光景。當車入隧道、日光隨之消散,昏黃中只見對向車燈一再閃過,時間感知於封閉的長廊裡逐漸模糊,而當世界再次開拓,已自城市踏入另外一座鄉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