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
藝文快訊
人才招募
||
|
認識我們
|
關於基金會
關於文訊
文訊介紹
文訊大事紀
學者專家眼中的文訊
關於藝文資料中心
支持我們
推廣方案
支持QA
捐款芳名錄
||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作家動態
商店
文學創作
論文
研究作品
繪本
作家資料彙編
紀念特刊
歷年雜誌
文訊知識庫
||
|
文藝資料中心
|
中心資源
館藏現況
館藏查詢
新書上架
名家檔案
手稿典藏
照片資料庫
申請專區
遠距服務
掃描服務
捐書辦法
導覽申請
文學資源
文學好庫
友善連結
呼叫小林文學互動體驗
現當代文學教學素材資源
||
|
藝文活動
|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
|
會員專區
|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資料
購買紀錄
報名紀錄
會員卡別
常見問題
會員常見問題
購物須知
||
|
購物車
|
立即結帳
|
首頁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本期焦點選單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文論藝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本期焦點
2022-04-01
北漂租屋族的生活啟示錄——評徐禎苓《流浪巢間帶》
北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時代面貌的象徵。在台北這座城市,聚集了許多從各地擁入的北漂人。儘管他們在這裡工作、生活乃至結婚生育,卻又像現代版的遊牧民族一樣飄泊著,因為他們缺少台北人的身分象徵——買屋、落籍。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在人車川流不息的台北,北漂一族只能不斷的追逐形形色色的夢想,品嘗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在這裡他們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但又無法離開這座城市。浮萍漂泊本無根,異鄉找根須扎深。這些無根的浮萍也是城市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印刻著時代的痕跡。
詳細內容
2021-11-01
「一個人主義」的生活啟蒙——我讀劉黎兒的《究極一人行》
劉黎兒的書《究極一人行》,談到了「一個人主義」,它不同於「個人主義」。素來注重集體的日本如今竟普遍接受了「一個人主義」,這不算革命也算維新了。想想,人生凡事屈己從人,那麼,跟從的那個人哪天不在了——無論生離還是死別,自己的日子怎麼過呢?每個人都為別人而活,誰的存在真有意義呢?
詳細內容
2021-11-01
台灣就是亞特蘭提斯——讀李笭《人魚能不能上岸》
小說以潘崇文和陳紫潔兩個主角的故事相互映照,令讀者發現原來「霸凌」在校園內代代相傳、從未止歇。霸凌行為是不需要原因的,或者說,任何事都能成為原因,性別氣質不符期待,考試成績差,任何令施暴者看不順眼的事情都是成因。而兩雙失能的父母、兩位失職的老師,以及兩班無知的同學,削殺兩顆傷痕累累的心靈,這是小說中的情況。小說外呢?還有多少滿布傷疤的軀體在校園陰暗的角落遊走?閱讀小說時的窒息感緊掐讀者咽喉,要我們反省自己是否曾是實行、旁觀或默許暴行的罪者。
詳細內容
2021-08-01
哲思與詩意棲居於家中——評介何亭慧詩集《在家》
在這個家庭關係緊張的時代,動輒我們會看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撕心裂肺,或是孩子對父母高喊別再「情緒勒索」,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家」中的人口數目銳減,家庭給家人生命依存的溫暖似乎越來越受質疑,現代人走向更孤寂與貧乏的生命歷程......
詳細內容
2021-07-01
人命之謎與迷——讀紀蔚然《DV8私家偵探2》
作者紀蔚然是個說故事高手,情節發展過程曲折細膩,不但有循線查探的懸疑感,嘗試拼湊案情的合理邏輯,也穿插了心理疾病與精神分析的潛在糾葛。行文中不時夾帶幽默風趣的細節、對話,恍如為閱讀過程添加調味料一般,增加了不少輕鬆之感。故事透過幾位拔刀相助的友人或關係人,寫出正義感的動人號召以及雪中送炭的情誼。這部偵探小說,以懸疑取勝,卻有人性黑暗的深淵與相濡以沫的溫情共為底襯,也可以算是色調頗為特殊的一幅浮世繪了!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