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
藝文快訊
人才招募
||
|
認識我們
|
關於基金會
關於文訊
文訊介紹
文訊大事紀
學者專家眼中的文訊
關於藝文資料中心
支持我們
推廣方案
支持QA
捐款芳名錄
||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論藝文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作家動態
商店
文學創作
作家資料彙編
紀念特刊
歷年雜誌
文訊知識庫
||
|
文藝資料中心
|
中心資源
館藏現況
館藏查詢
新書上架
名家檔案
手稿典藏
照片資料庫
申請專區
遠距服務
掃描服務
捐書辦法
導覽申請
文學資源
文學好庫
友善連結
呼叫小林文學互動體驗
現當代文學教學素材資源
||
|
藝文活動
|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
|
會員專區
|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資料
購買紀錄
報名紀錄
會員卡別
常見問題
會員常見問題
購物須知
||
|
購物車
|
立即結帳
|
首頁
>
文訊雜誌社
>
本期焦點
>
書的世界
本期焦點選單
本期焦點
專題
特輯
創作
人物春秋
談論藝文
書的世界
教學素材
書的世界
2021-02-01
洗「白」的溫城——讀陳柏言《溫州街上有什麼?》
陳柏言的主角是街,小說家用文字量測,以故事製圖地方志。然而他並非書寫那條亙古不變,隨時可返回的溫州街,不是靜態的文學歷史,卻是刻滿時差與「重點之所不在」的歷史。於是他所書寫的是人人皆可說上一段他/她的溫州街時光,是一再跨越時空走入熟悉又退往陌生的在己(不)在場記憶,是遠看像《清明上河圖》般曲徑分明一覽無遺,近看卻成了虛實交錯古今人物駢肩雜遝的《儒林外史》。
詳細內容
2021-02-01
蘋果光女孩的無事下午——讀林薇晨《青檸色時代》
2020年底,伴隨著整年的疫情與書市低迷,林薇晨《青檸色時代》撲面而來一抹清新微酸氣息。氧氣系美女,蘋果光暈的臉頰猶有睡痕,像林奕含說的「鴨蛋臉游離於寤寐,像還在床上」。《青檸色時代》裡這些日常微物的放大,失眠賴床、陽台曬衣,睫毛牙線,瀏海耳環,甚至餐廳內場的休息時光,漫漶一地的細碎光影。它沒有想要統整,甚至碎散本身,就自證了散文的「散寫」、「發散」本質,這在近年新人散文集中是極為罕見的。
詳細內容
2021-02-01
時間裡的時間——讀朱嘉漢的《裡面的裡面》
朱嘉漢的《裡面的裡面》共含九章,從首章〈把自己摺疊的男人〉至終章〈遠方的信〉,每章皆撬開某塊記憶的空白:無論是信仔與阿仁、盆與笑、阿寬與子孫,彷彿被言說各自的不能言說──這亦能視為對歷史的不自覺抵抗;無法尋獲適切話語的他們,退而選擇緘默,以製造某種不在場的在場。
詳細內容
2021-02-01
讀許赫詩集《郵政櫃檯的秋天》
許赫所用的語言就只是當代台灣標準的國語,文法標準、沒有贅字,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加入方言與時下流行語的詞彙,並未在語言詞彙上大動手腳,刻意塑造常民草根的氣氛。這部詩集的語言就是這樣反諷般的近乎無色與冷澈,明明內容充滿了日常歧出的怪念頭與想像,明明語氣充滿了溫情與同理心,但所用的語言就是標準國語:台灣國語。
詳細內容
2021-02-01
女性生命與書寫——評佐藤春夫《晶子曼陀羅》
2020年4月林水福出版翻譯著作《晶子曼陀羅》,此集結了佐藤春夫(1892~1964)創作精選,以往只停留在他書寫台灣的〈女誡扇綺譚〉、〈魔鳥〉、〈霧社〉等短篇,此譯本將揭開讀者從未探索到的短篇小說視域。選集除有收錄佐藤春夫多篇代表作,如〈李太白〉、〈田園的憂鬱〉或是《殉情詩集》部分篇章,也聚焦在他與谷崎潤一郎(1886~1965)之間的讓妻恩怨。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