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主義」的生活啟蒙——我讀劉黎兒的《究極一人行》

2021-11-01
作家
高大威
關鍵字
活動攝影

我發覺多數時候,獨處是有益身心的。

                                     ——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幾十年前,台灣的國民學校已設有「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等課程,可是從來沒教學生怎麼與自己相處,學校強調德、智、體、群四育並重,「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呼應了德育和群育,後來加了美育變成五育並重,仍然未見正視獨處的課題,可是,生活在現代,每個人獨處的時間愈來愈多,英國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甚至為了解決九百萬英國人的孤單問題而破天荒任命了首位「孤獨部長」,原因是:「對太多的人來說,孤獨是現代生活中最難過的真實課題。」

讀小學的時候,同學間,常有人指責某某「不合群」,合群似乎是身而為人的基本守則。可是,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不可屈服於普羅大眾建立的習慣與習俗,以免扼殺自己的個性。只有『個性』,才是人類最大力量的來源。」偶爾,聽到大人批評誰「不甘寂寞」,語氣充滿強烈的貶義。人該甘於寂寞嗎?沒有答案,只有滿腦子的混亂。

中學,常聽到「個人主義」這個詞,更負面,幾乎成了「自私自利」的同義語。大學時期,接觸嚴復翻譯的《群己權界論》,該書書名的直譯是「論自由」(On Liberty),嚴復譯得很雅,可是,他對源自英國的「個人主義」顧慮很深。直到胡適,提到它,還要特別指出所謂的個人主義,有真與假、健全與不健全之分——真的叫「個性主義」(individualism),假的叫做「為我主義」(egoism),胡適肯定前者,批判了自私自利而不顧他人的假個人主義,他用的「為我」一詞是借自戰國時代的楊朱。楊朱如此不堪嗎?尤其向來有楊朱即是莊周的說法,而且有古音學的依據。但是推崇莊子的,古今不乏其人,莊子強調的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落到實際生活,隨俗容易,說一套做一套也容易,若真要在個體與群體之間拿捏得當,難上加難。以前也常聽長輩引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話,後來發現北宋的司馬光竟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為「獨樂園」,這算不算自私?還是僅僅孤僻而已?
  儒家關懷的鰥、寡、孤、獨,其交集是孑然一身,無依無靠。孤伶伶,所以日子難過?難過,會不會正來自集體觀念的「這就是殘缺、就是悲劇」?「有一種冷,叫阿嬤覺得你冷」;同理,「有一種殘缺,叫大家都覺得你殘缺」。

劉黎兒的書《究極一人行》,談到了「一個人主義」,它不同於「個人主義」。素來注重集體的日本如今竟普遍接受了「一個人主義」,這不算革命也算維新了。想想,人生凡事屈己從人,那麼,跟從的那個人哪天不在了——無論生離還是死別,自己的日子怎麼過呢?每個人都為別人而活,誰的存在真有意義呢?曾有位日本歐巴桑,丈夫過世後,發現一個人,歲月靜好,由衷表示「感謝先夫」,不是與另一半感情不睦,是找回了自己。攜手很好,時時緊扣不放也受不了。人,天生如此,幼兒有時需要大人抱,而當他想去玩的時候,不也會主動掙脫大人的懷抱?

奉行一個人主義,精神得獨立,要善於安排自己的生活。劉黎兒說,以前的日本,很多人會說「他單身啦!很不成熟!」現在反倒認為能自立獨處的人真正成熟。其實,一些敏感而有個性的人早就探索了孤獨議題,剃度出家的知名女作家瀨戶內寂聽就寫了一本《不討厭的孤獨》。然而現在多數的反思是來自變遷中的社會現實,這使得人在觀念上解構、再建構,比如植西聰的《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就屬相關產物,其基調是:孤獨不見得不好,它不但是「心靈的暫時休息、休養」,其中甚至滿是「幸福的種子」。類似的新觀念,又反回來塑造了新的現實。日本社會也因此出現了「獨處的美學」,認為人生有些真實而深刻的內在體驗只出現於獨處之際,這使人聯想起漫畫《孤獨的美食家》,後來拍成連續劇,每集之前有段獨白——「不受時間與社會的約束,幸福地填飽了肚子,在那一瞬間,他隨興而自由,吃飯時不受任何人打擾,也無須顧及別人的口味,這種孤高的行為是每個現代人都平等擁有的權利,稱得上是最治癒人心的過程」。不是淒涼落寞,反倒像充滿法喜的侘寂禪境,把獨自用餐視為靈魂的救贖,日本人更將此擴展到了獨自閱讀、居家、旅遊等。日本人細膩的心常能從尋常經驗中參悟,而聆聽到了「隻手之聲」。劉黎兒寫道:「不僅是自己的孤獨很重要,給旁人孤獨時間也很重要。」她舉稻盛和夫為例,赴宴時,他會讓司機先行返回,不用等他,事後,他問司機做什麼去了,司機回答:車開回去之後,到小酒館喝了30分鐘的小酒,享受屬於自己的孤獨時光,感覺美妙,有餘裕思考自己的一天,然後心平氣和地回家。為什麼需要獨處呢?劉黎兒說:「因為許多境界只有一個人才能體會,一個人的時刻才能逐漸排除許多雜念,讓腦中出現一點真空地帶。」換言之,有時,獨處並非不得已,而是必要。

過去有「打發時間」的說法,現代社會忙碌,屬於自己的時間愈顯珍貴,怎能隨便打發?如何好好享受這樣的時光就成了年輕世代的生活素養。也因此,結婚生子不再是人人必走的路。成家固然有許多優點,可是擁有另一半、下一代,個人的空間就直接被限縮了,原本的自由自在勢必讓步於責任,日常的共同開銷直接排擠了獨身時的消費品質。因此,20年前,日本人把年過30而未婚的女性稱為「敗犬」,如今反敗為勝了。不僅日本晚婚、不婚的人日益增多,台灣也是。現代人壓力大、選擇多,而年輕世代冷眼見證了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深知他們為了某種集體想像而付出可觀的代價。不過,劉黎兒說:「單身者喜歡獨處,也還是想跟別人有連結。」社交、獨處,有時也恰好互補而兩全其美。

日本現在每三戶就有一戶是單身戶,2022年則將跨入「獨居社會元年」,這和首批戰後嬰兒潮世代將邁入75歲有關。台灣的狀況恐怕也不遑多讓,一個人主義是因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重新選擇,高齡化社會成形,熟齡乃至銀髮族之中,被迫獨自生活或者主動爭取個人空間的人愈來愈多,能獨自過好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身體健康、經濟和時間有餘裕,更重要的是:精神獨立,觀念與時俱進。

《究極一人行》裡有不少篇幅談論怎麼規畫一個人的生活、怎麼享受其中的愉悅,有的是作者自身的心得,有的來自日本朋友的實際經驗,當然,如同劉黎兒一向的書寫特色,她的焦點較偏於女性;不禁好奇,一個人主義體現於男性,又會有何種樣貌?

文明總是需求先行,觀念繼之,而後作法跟進。從前的日本,單身吃飯不便,人們又普遍有「飯友徵候群」——害怕在學校或職場中獨自用餐。他們現在卻出現了專門介紹適合獨食的餐廳指南,許多指南甚至針對各店家標上「一人難易度」,讓開始獨自用餐的人能輕鬆入門,有些指南甚至推薦了單獨吃飯、喝茶時適合閱讀的文藝作品。一個人的食、衣、住、行,以及維持身心健康的指引,《究極一人行》都觸及了,也提到了與一個人主義有關的「卒婚」、「二據點生活」、「一人旅」、「一人卡拉OK」。日本社會的變遷往往早台灣一步,他們的因應之道正是我們的參照。

當代台灣,單單瞭解「生活與倫理」早已不夠,也該正視「生活與自己」,看看這本《究極一人行》,也有助更新一些成見與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