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現身自說法,欲將金針度與人——《王文興訪談集》序

2022-05-01
作家
單德興
關鍵字
活動攝影

精讀啟蒙

王文興老師是我精讀與訪談的啟蒙師,一如余光中老師是我文學與翻譯的啟蒙師。

自幼父母親為我播下的文學種子,經過中學六年休眠,大學時終於萌芽,在政大西語系余光中老師教導下,重啟我對文學的喜好,並培養出翻譯的興趣。進入台大外文研究所後,跟隨多位老師鑽研英美文學,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文興老師的「現代英國小說」。

一般研究所老師指定的閱讀材料眾多,要求學生讀得愈快愈多愈好。王老師則要求慢讀,一小時不超過一千字,一天不超過兩小時,務必看出作家用心處。老師上課速度很慢,先以磁性嗓音朗讀一段文字,停下來,環顧大教室內的學生,問道:「這是什麼意思?」若所答切合,老師會緩緩點頭,以示首肯。若幾回下來沒人答出,他就揭曉「謎底」。老師非常重視文字,寫作千錘百鍊,故解讀作品時能在看似平常的字句中,發掘出人意表的答案。這種特殊上課方式讓人終生難忘。

當時台灣尚無駐校作家制度,以創作聞名的余老師和王老師在學院裡兼扮駐校作家的角色。風行的新批評強調細讀,王老師示範的精讀尤有過之,且不假文學術語或理論,直指文字本身,還原到最基本功。這種獨門功夫受教者津津樂道。

訪談啟蒙

王老師對我另一重大啟蒙是訪談。我在外文所碩士班時接觸到訪談,從《巴黎評論》(Paris Review)的作家訪談錄開始,發現內容包羅萬象,問答間呈現出活生生的人物。這種親切感──以及難免的好奇心與「偷窺欲」──是閱讀文學作品所沒有的。

精采的訪談令我見獵心喜,很想譯出與人共享。翻譯=精讀+詮釋+表達,先進,再思,後出,是絕佳的學習方式。透過翻譯作家訪談,我不知不覺進入這個奇妙世界,譯出《英美名作家訪談錄》。訪談涉及實務。閱讀是一回事,實際進行是另一回事。類似《巴黎評論》的深度訪談似無理論可言,也罕見操作手冊。我從翻譯中偷師,潛移默化,既然是「偷」、「潛」、「默」,就只能暗自揣摩。即便有些規矩,但相當空泛,須親身體驗才算上道。第一位提供我真修實練機會的就是王老師。

1983年我就讀外文所博士班三年級,適逢第四屆國際比較文學會議,我選擇以王老師的意識流小說撰寫論文,讀遍他的著作及研究資料,並有意進行訪談,解決研究時的疑問,確認自己的一些猜測。我明白自己的論文頂多為王文興研究加一塊磚,但這篇訪談卻可能成為後來者必須參考的文獻。我向王老師提出訪談請求,得知兩人都喜閱讀《巴黎評論》訪談錄,喜獲首肯。

我仔細準備,在卡片單面列出一個問題,分門別類,前往文學院研究室訪問錄音。王老師聆聽每個問題,專注回答,態度從容,條理清晰。由於訪題甚多,遂前往台大宿舍進行第二次訪談,老師並出示寫作大綱與卡片,寫作過程中以鉛筆敲打的線條與紙張,以及由線條轉譯的初稿。兩次訪談各準備129張和72張卡片,錄音謄寫在44張和35張的600字稿紙,經老師逐字修訂,由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協助,合併成一稿,再請老師修訂,完成平生第一篇訪談紀錄。

1984年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創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國現代文學》),有意訪問王老師,老師告知已有現成中文訪談,由我迻譯約十分之一,以“Wang Wen-hsing on Wang Wen-hsing”為題刊登於創刊號。中文稿〈王文興談王文興〉於1987年6月號《聯合文學》一次刊完,整整三十頁,為截至那時有關王老師篇幅最長、內容最仔細的訪談。

若翻譯《巴黎評論》是教學觀摩,與老師訪談則是實際操練。經過這次洗禮,我從訪談的閱讀者、翻譯者晉升為執行者,王老師順理成章成了我的訪談啟蒙師。

再接再厲

首次成功經驗讓我深受鼓舞,從此配合閱讀興趣與研究需求,陸續跟中外作家、學者進行上百次深度訪談,與論述、翻譯鼎足而三,相輔相成,形成個人學術特色。由於比較文學的訓練及對台灣文學的關心,這些年來訪談最多的就是王老師。

首次訪談時《背海的人》上冊問世不久,以老師「錘鍊」文字的工夫,全書完工之日好似遙遙無期。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他恆心、毅力與「勞動」下,下冊終在1999年殺青,成為文壇盛事,正逢老師六十歲。我徵得同意於2000年再度進行訪談,〈偶開天眼覷紅塵──再訪王文興〉刊登於5月號《中外文學》,距離第一次進行訪談竟17年之久。

2009年王老師獲得第13屆國家文藝獎,在《家變六講》新書發表會暨國家文藝獎獲獎祝賀會中,我應邀分享多年親炙的感觸。後來接到老師傳真,表示「不只當天,聽過所有座談以來,還是你這句『自家現身自說法,願將金針度與人』講得最好」,讓我深感驚喜。

老師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則在聖嚴法師座下皈依佛教,兩人都以文學為志業,以宗教為終極關懷。一般說來,知識分子對宗教較有定見,而台灣的文學界中跨宗教深入對談並不多見。我趁此機緣再度邀請老師從天主教與佛教的角度對談,〈文學與宗教:單德興專訪王文興〉刊登於2011年2月號《印刻文學生活誌》。

巧的是目宿媒體「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開拍,王老師向林靖傑導演推薦我與他對談宗教。兩人坐在台大總圖書館一側小徑的長木桌旁,在幾隻攝影機與麥克風前交談,最後林導演也忍不住加入,我如同以往般錄音,王老師希望對談內容「將來可轉為文字稿」,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宗教與文學:王文興訪談錄〉2011年9月刊登於我擔任編輯委員的《思想》,為該刊難得一見的文學訪談,與前次訪談問世只隔七個月,內容卻全然不同,足見文學與宗教議題廣闊。

2013年12月台大出版中心發行「慢讀王文興」叢書七冊,我應邀參加次月紀州庵的「慢讀王文興:小說背後的作者世界」座談會,與王老師及叢書主編柯慶明教授對談。紀州庵為老師故居,柯教授出身台大中文系,為王老師最早的學生,兩人從外文系與中文系的角度與老師進行鼎談。我照例錄音,整理謄稿,請兩人過目後,〈慢讀王文興:小說背後的作者世界〉刊登於7月號《文訊》。

上述五篇訪談從開始進行到最後刊登超過三十年,既見證了小說家的創作歷程與生命發展,也記錄了訪談者從初學乍練到駕輕就熟的過程。

本書因緣

2020年我應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張錦忠主任之邀,撰寫《訪談的技藝》,分享多年經驗,反思此文類的特色與功能。出版後我連同自己第四本訪談集《擺渡人語:當代十一家訪談錄》寄請老師指教,獲傳真鼓勵:「你多年從事訪談研究,必能令此道獲得廣大迴響。」我想到這五篇針對單一作家前後三十年的對話錄,若能如密西西比大學出版社文學對話系列般結集出版,當可方便有心人閱讀查考,隨即請示老師可否匯為一冊,並增加一篇訪談。老師回音:「你的提議,原則上我同意。但時間不急,先等疫情漸息後,我們再擇定時地見面。」

為了充分呈現王老師,我聯繫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說明訪談集計畫,表示以其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多年蒐集的台灣現當代文學的文字與圖像資料,必能駕輕就熟,圖文並茂,使此計畫更趨完善。

原以為疫情緩和便可進行,誰知2021年5月疫情驟升,訪談之事就此懸宕。8月疫情緩解,我提供幾個方案請老師裁奪,老師決定採書面訪談:「文後可聲明一下,非常時期,只能如此,諒讀者皆會瞭解。」我整理題綱,老師擇要回答,因係書面訪談,篇幅簡短,但也提供了前所未見的訊息。

特色分享

此書有如下幾項特色:

 作家現身說法,金針度人

王老師惜墨如金,多年如苦行僧般堅持每日創作數十字。退休後接受演講邀約,繼續傳授閱讀、創作與教學心得。本書匯集1983至2021年的六篇訪談,連同書信體〈代序〉,一卷在手不僅可掌握當代名家的閱讀心得、創作經驗、文學體悟,也能了解身為天主教徒的他如何看待宗教與終極關懷,省思文學與宗教的關係,並進行跨宗教的對話,至於幾次訪談中透露的寫作計畫,以及多年後終於完成的作品,更是寶貴的身教。

 訪者殫精竭慮,全力再現

訪者為王老師門生,課堂上親身體會「王家教學法」,多年鑽研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除了勤於論述與翻譯,並從事訪談。本書為針對單一作家的訪談合集,每篇有前言說明緣起,逐篇讀來不只對作家王文興的創作發展與文學理念有一整體認識,也可了解天主教徒王文興的宗教理念與跨宗教思維。

 編者發揮專長,圖文互參

封德屏社長多年來致力於台灣文學資料的蒐集與保存,成果有目共睹。本書特別借重「文訊」的檔案資料與編輯經驗,由杜秀卿小姐擔任編輯,兩篇附錄為截至目前為止有關受訪者生平、寫作年表與著作目錄的最詳盡資料,成就一本內容豐富、圖文互參的訪談集。

 形式多樣,內容獨特

全書為作家/老師王文興與學者/學生單德興橫跨近四十年的對話,順應場合不拘一格,記錄下一期一會的因緣,主要為兩人對談,也有三人鼎談。因疫情之故,原規畫的總結式對談不得已以書面進行,篇幅簡短,為「訪談在瘟疫蔓延時」留下明顯印記。本書訪談時間持久、內容深入,主要由單一訪者進行,較諸密西西比大學出版社近兩百冊的文學對話系列不僅不遜色,甚至有獨特之處。即使與聞名國際的《巴黎評論》訪談錄相較,儘管該刊訪者經驗豐富,似未見對話雙方有師生關係且多年連續深度訪談之例。在台灣的文學名家輩出,文字與影像紀錄也不少,但甚少專注於單一作家的訪談集,由單一學者針對單一作家橫跨數十年的訪談更如鳳毛麟角。

 文藝理念,文學史料

王老師就讀台大外文系時與白先勇等人創辦《現代文學》,為核心人物。美國愛荷華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後,返回母系任教長達四十年。由於文學卓越貢獻,2007年獲頒台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009年獲頒第13屆國家文藝獎。在跨越數十載的訪談中,訪談者從不同角度與時間點探問,受訪者就個人的文藝理念、創作過程、終極關懷侃侃而談,為當代台灣文學與華文文學留下第一手文學史料。

結語

校讀全書時我有如進入時光隧道:一頭是與《背海的人》下冊纏鬥中的44歲王老師,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28歲的我;另一頭是完成長篇小說《剪翼史》、繼續撰寫「星雨樓續抄」專欄年逾八旬的王老師,和棲身學界多年、已近從心所欲之年的我。四十年歲月眨眼飛逝,未逝的是對文學的堅持和對生命的探索。

本書為數十年來一路研讀作家王文興的心得與對話,提供深入觀察與多方探詢,受訪者也大叩大鳴,坦誠分享文學理念、創作經驗與人生智慧。凡此種種,王老師會視為天主的安排,我則視為師徒二人今生的殊勝因緣。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