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實.文學——評崔末順《殖民與冷戰的東亞視野》

2022-01-01
作家
阮美慧
關鍵字
活動攝影

崔末順教授早年從韓國來台留學,取得學位之後,留任台灣學術界,近年學術研究成果豐碩,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學者。由於自身台韓兩地的經驗,恰提供她一個特殊的參照視野,使她能在亞洲殖民與世界冷戰的結構下,進行對台灣、南韓、日本及世界之間的跨域比較研究,為學界提供一個具實質兩地經驗的「東亞視野」。

此一研究視野,是崔教授長年深耕的研究方向,新作《殖民與冷戰的東亞視野:對臺韓文學的一個觀察》,仍延續之前的關注主題,將時間聚焦在一九二○~一九七○年代之間。由於,台韓共同面對過殖民的處境,以及戰後世界冷戰和東亞反共論述的經驗,因此,兩地所發展出的諸多文學現象與議題,值得開拓與比較。此外,崔教授也感性地說到,她之所以對台灣文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於「把握住台灣文學的核心本質就是了解台灣這塊土地的有效方法」(頁7),使人除了感佩她對文學「歷史連續性」的認知外,更對台灣斯土斯民的關切之情。

本書共分三輯,第一輯所討論的焦點,是作者長期關照「殖民地現代性」的延伸,主要爬梳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發展,並以韓國文學作為重要的參照對象。另外,也針對冷戰下兩地文學史的理論建構,展開綜論性的探討,藉此勾勒出戰後文學發展的重要風景。值得細究的是,作者在輯一的討論中,以文學史的「結節點」為標題,突顯在歷史脈絡下,文學史的許多議題與現象,充滿著交錯與糾葛,這些「結節點」,正是我們重新檢視文學史發展時的重要之處。例如:隨著殖民化與現代化的並行進展,知識分子並不全然站在反抗殖民的立場,如葉榮鐘透過考察朝鮮地方自治的經驗,思索台灣的地方自治問題,最終,葉氏則是支持謀求體制內的改革方式,顯示台灣地方自治運動有其侷限之處。

此外,戰後初期,兩岸開始展開各項的文化交流。然而,雙方相隔半世紀,要如何取得共識,重建一個「新」的民族國家,則是困難重重。在此作者檢視了戰後初期的代表刊物,從「文化」及「交流」兩個關鍵詞,爬梳所謂「文化」、「交流」,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下,究竟具有什麼時代意義。然而,作者考察之後認為,雙方最初在民族、國家、社會的認知上或許具有差異;但對民主理念、現實基礎及民眾性卻是趨近的,這顯示東亞地區對現代性的重新追求是一致的。

戰後,台韓同時進入美蘇兩國的冷戰結構下,其文學的發展,同時擺盪在反共、現代與現實的消長上,縱使台韓在現代文學的發展進程上有所雷同,但兩地對現代文學的反思與批判卻是有異的。台灣在一九七○年代伴隨對民族、現實的關注,其重點在於「反西化」的精神上;反觀韓國則較在文學「純粹性」的表現,欲建立起自己的文學傳統。因而具體提出了以白樂晴的民族文學論為中心,對韓國的民族文學作一考察,在歷史的變遷、時代的因應下,「民眾性」及「現實性」成為韓國民族文學重要核心。

由於,作者對於台韓兩地的冷戰下的文學風景的關注,第二輯以「時代、文壇、媒體:遷移與文壇再現」為題,主要以一九五○年代代表性刊物為範疇,如《文藝月報》、《半月文藝》、《文壇》、《晨光》、《集粹》、《軍中文藝》、《海風》、《暢流》、《野風》等,仔細考察台灣冷戰下的文學表現,從宏觀的視角觀之,提出一九五○年代的文學發展,不僅在外在明顯可見的「反共論述」,另外,內在隱微的文學類型,如對傳統文化、五四精神、中國地景等的挪用、詮釋與轉化,都是冷戰結構下文學風景的一部分,因而拉大了對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發展的視域與省思,提供了翔實論證的基礎。

接著作者將這些代表性刊物中,有關「古典」、「五四」、「中國山河」等意象詮釋的文章,先精確統計其刊登的狀況,詳加列表,再分章論述各個議題的「詮釋」意義。首先,在台灣戰後初期的冷戰結構下,「古典」實則包含了具愛國思想及民族精神的歷史人物;也涵蓋具備中國道統及儒家思想,另外,也擇選具有尚武戰鬥、離鄉遠遊等的文章,強調古典文學中的「寫實性」,其目的乃與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所推動的文藝政策及精神鞏固若合符節。其次,有關「五四運動」的理解與詮釋。一九五○年代之後,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右翼文化圈」,主導了大多數文藝雜誌的出版及編輯,其反共立場,與國民政府的詮釋基調一致,除了由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所創辦的《自由中國》仍對黨國體制進行批評,捍衛民主自由的價值之外,大多文藝雜誌,大都傾向將「五四」運動導向是「一項愛國運動」,或「新文藝改革運動」,而忽略它反傳統及追求現代精神的批判性。因此,不管是「古典」或「五四」的詮釋,都是國民政府想要建立起更堅實的民族意識,強化傳統文化的優位性,藉此一致推動對共產黨的精神動員。

再者,有關「中國山河」的論述,作者特別以1950年2月創刊的《暢流》,以及《自由談》所策畫的「山河戀」專輯,提出一九五○年代對中國山河的想像、再現與記憶,除了勾勒故國山川的壯麗美好,同時,也引發對故國的鄉愁之思;但這對一九五○的台灣社會而言,卻是因為「不在場」,而有所失焦,容易過度美化或扭曲。然而,這亦是國民政府塑造政治記憶與空間認同的策略之一,這樣的建構,延續至1975年問世的《細說錦鏽中華》精裝上下兩冊,集大成再現中國山河和國土完整性的著作。

在反共及冷戰下,作者也對美國「亞洲基金會」在台的活動,鉅細靡遺地爬梳其發展的脈絡,當時「亞洲基金會」,主要以香港文壇作為媒介體,展開與台港之間的知識分子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其牽涉的範圍廣大而深遠,除了文學的編輯、出版與創作外,也包括影視的籌畫及學術的交流等等,影響了台灣戰後文學的主要路線發展,從反共、自由到現代的三種文學傾向,此一發展,不僅服膺美國冷戰文化的一環,加強反共的共同連帶感,同時也是台灣戰後「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關鍵。站在這樣的反思之下,最後,作者從坊間盛行的多本文學史著作中,一一檢視「現代主義」文學的得與失,而提出是「外來美學,抑或在地現實?」的論述,為台灣現代文學在地化提供更多的參照觀點。

除了對文學史的研究之外,作者也進行台韓小說文本的研讀、分析與比較,特別是對賴和小說的重讀,以「後殖民主義」視角,舉出賴和在批判帝國主義侵略的同時,也在文本中透露出現代啟蒙所隱藏的權力關係和政治矛盾,突顯知識分子在殖民化與現代化的暗影下掙扎。另外,也對蕭金堆〈命運的洋娃娃〉中的戰爭記憶與台韓友誼的轉化有所關注,訴說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台韓兩地的志願兵,其心理層面的複雜糾葛,以及因共同處境下所產生的連帶感,以及自身認同的問題。台灣戰後的「戰鬥文學」,到底有什麼樣的敘事特徵及修辭,其小說寫作模式到底為何,作者以最具代表性的刊物《軍中文藝》(1954~1956)為例,進行具體的討論,認為刊登於此的戰鬥小說,其自傳性故事的色彩鮮明,且以負面的修辭、家族—國族敵愾同仇的敘事模式,一致譴責共產黨的萬惡不赦。此一模式在反共體制下,不斷地自我複製而成為一九五○年代主要反共小說的書寫模式。

在比較文學的視域下,作者比較了殖民地時期的台韓文學,以蔡秋桐〈新興的悲哀〉(1931)及蔡萬植《濁流》小說,探討兩國文學所呈現的殖民近代都市興起的時代意義。此外,她也比較韓國黃晳暎《悠悠家園》和陳映真〈忠孝公園〉,考察二人對歷史認知方式的差異,除了敘事觀點各自採第一及第三人稱的不同外,作者對歷史認知的涉入及淡出也有所取捨,由此可見,台韓兩國對小說中所探討的歷史認知的方式與評價也有所不同。

綜述崔教授的大作,在龐大的論述系統下,要條理出清晰易解的脈絡,著實不易。然而,本書的特點,正在於崔教授本身豐富的經驗與視角,相較台灣在地學者,反而能在中國與台灣民族主義的觀點下,保持一定的距離,且她從原始材料及文獻中,客觀冷靜的分析與論述,為台灣文學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基礎與比較觀點。這些成果的貢獻,使我們對台灣文學史發展的結節點,有更多的梳理與認知;同時,她的大作,也重返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學建構之初,在世界冷戰與反共的架構下,看到「政治」與「文學」緊密相連的關係,其內在的發展紋理,含蓋的層面既深且廣,影響著台灣戰後的文學發展傾向。因此,崔教授所開出的這些課題,都值得日後台灣文學界有更多的關注與深究,俾使台灣文學的論述能有更多的視角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