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連續三日限定登場!


2021-11-19

「水在土地上輕輕擺尾,把一切藏在河灣之後。」——作家 吳明益

你有聽過「日出香榭大道」嗎?這可不是在巴黎,它就位於花蓮市中心。每個城市,都有一條不可或缺的河流,舊稱「溝仔尾」的自由街,現改造為「日出香榭大道」,它是日治時期的紅毛溪,也可說是花蓮市街區的母親之河。第二屆「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以此街道為中心,往外擴散藝術能量,自11月19日起連續三天,邀請您一起從「問」與「答」之間,重新認識花蓮!

 

「花蓮人的心中,花蓮是什麼樣子呢?」——藝術總監 林昆穎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從11月19日起連續三天,要和你一起從早到晚「問」到底!今年藝術節以「溫花蓮」為題,以「溫」傳達花蓮的節奏感,並透過「問」為行動,創造各種問答活絡的現場,路上的行人、街區裡的店家,等待著「被問」,也等待著你的「回答」,在一來一往之間,一同探究花蓮的城市樣態與生活形式。

本次內容分為「日出未來河」、「花創火溫酒」、「南濱奔日流」、「溝仔尾問路」和「豐田村秘境」五大主題,重點活動包括:16組藝術團隊於日出大道限地協作的「八大城市提問」作品;12場花創園區的夜間「說事」論壇、2場海邊的日出儀式、35個溝仔尾店家響應串連,以及4梯次的豐田村角色扮演體驗。一場屬於花蓮的藝術盛事,熱鬧上場!

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 地圖下載(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在山與海之間,不斷提問  

「日出香榭大道」舊稱為「溝仔尾」,位於花蓮市自由街的街尾,站在街道中心,可遠眺一端中央山脈及另一端太平洋海岸,兩個端點連接成「日出香榭大道」,依山傍海,濃縮了整個花蓮的美麗風景。此次藝術節也是日出香榭大道上首次舉辦的活動,自11月藝術家進駐佈展以來,已累積許多民眾的關注與期待。「日出未來河」以此街廓為核心範圍,在日出香榭大道(自由街)從中華路至重慶路的各個路段,用8道城市提問來號召藝術跨域作品。

作品從花創園區林清盛與陶維均的《花式提問》開始,如同溝仔尾的水一路向海,依序經過走路草農藝團的《白浪海嘯吃菜吧》,呼籲人們「還是要吃野菜吧」,並與在地單位合作花蓮特選野菜紙箱,也透過動力裝置與作物種子的結合,創造出在海聽濤的聲響,呼應著過去曾經可以看到溪流的日出大道。

#2 走路草農藝團《白浪海嘯吃菜吧》(文訊小編攝影)
延伸推薦:作家方梓《野有蔓草:野菜書寫》,一起跟著方梓走路,採野菜,吃野菜,認識野菜歷史小故事。

 

賈茜茹以二手家具與行動劇場創作的《家族》,回應溝仔尾過去建築在河床上房舍和福住橋的形象,透過表演者的引導,讓觀眾成為這個混聚客廳裡的短暫家人;謝佑承與王中原以螢光膠帶製作地景圖樣的《校準:路徑》,以螢光膠帶勾勒大道地面維度,製作地景圖樣,在夜晚透出自體發光的視覺幻境與思辨;曾令理的《這原是一條河》則是透過霧氣裝置,讓來往的人在奇幻的水氣瀰漫間想起下方伴隨著花蓮的河。

#5 曾令理《這原是一條何》(文訊小編攝影)
延伸推薦:作家吳明益《家離水邊這麼近》,一張張與文字現場對話的攝影,吳明益寫出了一部詩意又充滿現實反省的「水鄉誌」。

 

失序場與在地滑板團隊共同呈現的《非常動態運動-失序邊境 選段演出》,打造如蹺蹺板的大型金屬裝置及帶有電磁鐵的身上配件,創造一個反重力的「不穩定場域」,表演者在看似失序中尋找秩序,象徵花蓮環境的動態平衡;豪華朗機工的《鏡岕》利用回收鏡子反射大道上的一切,象徵世界自然的循環,在鏡像裡集聚與擴散,一如這個城市承載著人們的相聚與離合。

#7 豪華朗機工《鏡岕》(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還有《大道流動問答》,是由台北劇場實驗室、大人問到底團隊、張汶皓、黃懷德、法咪咪、三分生劇團、東岸爵士重奏、DJ汝妮、Jesse、Gazer、Venci等共9組表演者,分別用「走問」、「說書」和「音樂」的方式在大道各處與觀眾互動。

 

  晝夜舞台,將感動日夜淘洗  

日出大道的頭尾分別連接起一晝一夜的兩個舞台:「日出舞台」、「說事舞台」。「日出舞台」史無前例地在11/20(六)與21(日)清晨5點的太平洋公園南濱段舉行,就在離海岸不到十步的地方看表演、聽音樂,伴著部落劇會所嘎造.伊漾、DJ汝妮、冉而山劇場、原舞者、阿努的靈性演出,感受天亮的過程,彷彿整個人的精神被海浪掏洗,也隨著日出迎接新的花蓮。

#日出音樂會 DJ汝妮演出(文訊小編攝影)

 

「說事舞台」則是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綠茵廣場舉辦三個夜晚的「火溫酒論壇」,邀請12位「有故事的人」分享他/她們跟花蓮的生命交集。此次藝術節也跨區串連壽豐鄉的豐田村,由豐田移創指導所、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規劃的《回家的聲音》,以真人RPG(角色扮演遊戲)的形式,讓報名者實地體驗返鄉青年所遇到的困境與挑戰,在過程中更認識農村的人、事、物產與歷史。

 

  故事,從一道有趣的提問開始  

溝仔尾巷弄間的店家和產業,是城市演進的見證者,每一位主人都是活的歷史,因此藝術節將場域擴及日出大道的鄰近街廓。本次有超過35個溝仔尾街廓店家參與,將以店家問答、城空限定、延長營業、宣傳響應等方式呼應與支持藝術節理念。

其中參與「店家問答」的10個店家,包括髮廊、選物店、咖啡店、餐廳、小吃店等,將在門口貼有「問」或「答」的貼紙,歡迎入內民眾在老闆做生意空檔隨時舉手發問交流。如果走在日出大道上,也會看見一群戴著「問答志工」名牌的資深市民,他們將如同「真人圖書館」,除了擔任活動及作品的介紹者外,更是這個城市的導覽員、防疫提醒者與說故事的人。

#溝仔尾問路串連店家 Stroll 散步咖啡(文訊小編攝影)

 

  以文學作為進入花蓮的途徑  

對比城市的喧囂,花蓮多了一分靜謐,在這裡也孕育許多文學家。本次「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與《文訊》合作,由《文訊》推薦十本花蓮選書,要用文學的角度,帶讀者們用閱讀進入花蓮,選書作者包括出生自花蓮的楊牧、葉日松、廖鴻基、方梓等,曾長期生活在花蓮的陳列、吳明益、言叔夏、凌性傑等,他們筆下的花蓮,有河灣、海洋、野草、記憶...等,作家們用文學留住花蓮,也向讀者分享更多花蓮的美好!並於活動期間,在雨樵懶人書店辦理實體書展,歡迎大家實地走訪,從作家的眼光認識不一樣的花蓮。

#城空限定 雨樵懶人書店x文訊選書(文訊小編攝影)

 

  一座不斷對自己提問的城市  

縣長徐榛蔚表示:「我們現在面向的『未來』這條河,充滿了想像,此處藝術的能量正如陽光正向地與花蓮市產生美好的共振,邀請大家一同迎接大到的嶄新面貌,一起學習如何共創、共生、共好。」

「一座能夠不斷對自己提問的城市,居民就能擁有共同解答的能量。」藝術總監林昆穎說,「溫」是城市氣息、居民特性、旅客心境;是坦然地保持熱度,也是醞釀中期待沸騰。期待透過探問讓我們更了解彼此,在相互的應答之中,帶出屬於花蓮的溫緩文句與在地情懷,讓每個問題都是城市建造養成的脈絡辯證。

活動期間日出大道採不封街措施,請民眾經過時駕車慢行,行走間也留意安全。活動現場亦備有活動地圖及海報,歡迎民眾先至各區服務台免費索取。詳細節目內容與地圖請上官網查閱,並請持續關注「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官方臉書IG的最新公告。

2021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日出未來河」展區一景(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2021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溫花蓮  

活動時間:2021/11/19(五)-11/21(日)

活動場域:花蓮日出大道│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太平洋公園(南濱段)│豐田村

指導單位:文化部、花蓮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