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在張開,也在閉合:經營「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數位詩走向觀察

2020-09-01
作家
洪崇德

隨著九○年代網路的普及,BBS站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數位革命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透過數據線的連接,誕生一個個言論能自由發表、交流的虛擬展示台,足以達成跨越地域與即時性的交流。

網路打破以往發表平台由專業編輯擔任守門人的機制,專業創作者與純粹愛好者,在網路上並沒有發言權限的差異。其影響所及——無論是詩定義的不斷探索、創作者跟讀者的即時交流、訊息領域及數量的交換速度——都讓這些數位革命一代的創作者展現全新面貌。

同時,閱讀介面和讀者們「不一樣的觀看角度」,以及更即時地能夠與讀者意見展開互動,也開始對創作者及剛萌芽的數位文學生態產生影響。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緣起

2009年我在PTT實業坊擔任poem板板主,一方面定期彙整看板的優秀作品,期能建立檔案式的回顧;一方面嘗試讓創作者得到意見反饋。彼時青年一代的七年級優秀創作者,已常在網路無償發表作品,與讀者或其他高手切磋。

透過經營校園詩社及管理網路看板,我發現大眾對接觸現代詩的意願遠比想像要高。但是他們對新詩的認識,大多時候都侷限在課本作家,沒有機會接觸優秀且年輕,與自己生命經驗較貼近的創作者,以至於「現代詩是看不懂的文字/分行的散文」,幾乎成為填鴨教育下的集體印象。

科技日新月異,社群媒體的出現不亞於數位革命。2014年,我看上Facebook的擴散與高互動能力,邀請各大學詩社及耕莘青年寫作幹事會為主的創作者共同經營臉書的讀詩專頁。不僅希望有興趣接觸新詩,卻不知從何入手的社群使用者能夠看到我們喜歡的作品、認識更多優秀作者,更想以課本修辭外的方式,邀請讀者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一首詩。

充滿實驗性的企畫隨著成員的人生狀態改變(如服役或就業)而不得不在2017年劃下休止符;2018年末,東華大學張寶云教授與我深談後決定重啟平台。經張教授提議,專頁的分享將不再是成員自由選詩的結果,而是在組成新團隊後,以每月每周設定主題,類似線上雜誌的形式進行。為觸及更多使用者,不僅與粉專「詩.聲.字」合作,更在Instagram開設粉專。

 

讓詩歌走出/入台灣

經營初期確實在協助優秀創作者、作品被認識上有一定成績,近期也開始和出版社、獨立出版者合作。即使受限演算法,臉書專頁對讀者的觸及能力已大不如前,總結幾年來的成績,仍有一些收穫。無論是利文祺以視訊直播開播的楊牧等主題專欄,抑或張寶云教授有詩學企圖的主題企畫,發表於擁有12萬追蹤者的平台,終讓經典能更貼近群眾。

透過後台數據、Google Analytics等資料科學方式,更可以對文學潛在讀者的資訊進行分析。

舉例來說,部分國文課本裡收錄的作品,或許因為對教學現場有參考價值,所以點閱率長期居高不下。而我們的女性讀者比例是男性兩倍,最主要的年齡層落在25~34歲的區間。意外的是,這些華文詩歌在馬來西亞、香港、美國同樣有著大量的讀者。我們期望這一些後台數據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對台灣的文學出版、數位化有所貢獻。

另外,我們開始有意識地將台灣的優秀作品「輸出」,或將台灣以外的作品及翻譯詩「輸入」,試著為網路的文學環境增添可能性。一個年長的資深讀者可以參與年輕人讀詩的過程;一個充滿興趣卻一無所知的初學者,能在巧遇一首詩後開始閱讀與寫作。某一些特殊節日或重大事件發生時,甚至以臨時加刊的方式選詩,只因為做為一個自媒體團隊,我們「有話想說」。

 

詩在張開,也在閉合

然而社群網路的一切,對現代詩的創作者與社群真的充滿好消息嗎?或許並不盡然。

簡便的網路檢索,將主文化「大眾」與次文化「小眾」的認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傳媒市場將人與人馴養為因類似價值觀、喜好、行為而組成的「分眾」。創作者得以藉由自我經營方式一夕成名,而日常生活裡那些「創作以外的事」,大概也是個人品牌化過程的不可或缺。

創作更熱鬧,也更孤獨了。要擺脫平庸與媚俗,樹立新可能者,其必須忍受的孤獨,早已比前人更甚;至於在意讀者評價、致力貼近世代集體焦慮或困境的作品,又在光譜另一端成為璀璨的新星。有人特立獨行;有人在廣場上對群眾招手。至於不在光譜兩端的人呢?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詩的定義在張開,溝通的管道在閉合。分眾社群形成的速度更快、對訊息理解的需求更淺層化。網路生活終究充滿雜訊,而使用者對其他生命可能理解與深層溝通的意願,今時今日,顯然要低於和同溫層對話的快樂,或是轉向追求其他聲光娛樂的興致。

或許純粹專注的創作與閱讀做為一種行為,在人類歷史裡將始終擁有自己的座位。但我仍不無悲觀。在許多正確與共識成形以後,新生代的網路使用者會不會在某日訝異地發現那全面、便捷的搜索引擎,竟無力撬開另一個精細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