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在台語文學路上的人們

2023-01-02
作家
胡長松
活動攝影

回想起來,在文學上影響我很深的人,就是一群逐漸鼓舞我走上台語文學寫作之路的前輩與老朋友。我指的是宋澤萊、林央敏、胡民祥、陳金順、方耀乾、張春凰、王貞文等這幾位先生女士。

其中影響我最早也最長遠的人是宋澤萊先生。遠從高中時代我就閱讀不少鄉土小說家的作品,包括黃春明、王拓、林雙不和宋澤萊的鄉土小說家的作品,在1990那年我讀高三的時候,提筆寫了第一篇鄉土小說,並投稿到雄中校刊得到第二名。當時受到前述鄉土小說家的影響,我已經嘗試翻閱林央敏先生出版的台語字典,寫出使用台語對話文字的小說。之後有很長的時間我沒有再投入寫作,要一直到1995年,我考上碩士班的暑假,偶然發現宋澤萊先生編輯的一本文學雜誌《台灣新文學》在中部創刊,我才試著再次提筆、投稿給這份刊物。這麼樣一路寫到現在,1995年創刊的《台灣新文學》,算是真正地給我機會踏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我從這份《台灣新文學》的第三期開始刊登文章,一直到這本刊物停刊的2000年,期間一直沒有間斷地持續在上面發表作品。宋澤萊先生當時給了我很多當面或者電話上的鼓勵和文學閱讀、創作上的指導。也因為這本刊物,宋澤萊先生成為我文學之路的啟蒙恩師。這本刊物當時主要是王世勛先生出資的,據我所知賠了很多錢,但是,我和吳明益最初都在上面發表作品,可見它的影響不可小看,因此我也一直很感謝王世勛先生在台灣文學上的付出。

到了2000年,《台灣新文學》停刊,宋澤萊提議創立新的本土文學刊物《台灣e文藝》,我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後大家開會討論,推選我擔任總編輯。這份2001年創刊的刊物,初衷是讓中文、台語、客語的本土文學都有發表的園地,並由前衛出版社的林文欽先生出資四期、印刻的初安民先生出資第五期,雖然後來這份刊物因為經費拮据,在第五期出刊後就不能再繼續,但我和台語文學界的前輩、朋友們,包括宋澤萊、林央敏、胡民祥、王貞文(已過世)、陳金順、張春凰(已過世)、方耀乾等人,也因為這份刊物而緊密連結在一起,至今成為互相影響深遠的台語文學創作上的友志和老朋友。再後來,因為我所主編的《台灣e文藝》有經費與發行推廣的問題,陳金順主編的台語文學刊物《島鄉》和方耀乾主編《菅芒花詩刊》也各自有其因素,我們和朋友們就商量了一下,不如把這些刊物都停下來,一起來自籌經費、創辦一本新刊物,因此就有了《台文戰線》的誕生。最初的《台文戰線》籌建會議,有包括林央敏、宋澤萊、方耀乾、陳金順和我等幾個人,大家聚集在鹿港的一家叫做十宜樓的餐廳,決定取了《台文戰線》這個有戰鬥意味的刊物名稱,在2005年12月由陳金順擔任總編輯發行了創刊號。其實《台文戰線》它不只是一份公開發行至今的文學季刊,它實質上也是一個文學社團,集結了台語文學創作界當前最優秀的作家們在上面寫作發表。除了前面提到的名字,陸陸續續有更多的新手們在上面發表作品,一直到今天,已經超過了17年,刊行了69期。這十多年,前後有林央敏、方耀乾和我擔任社長,前期主要是陳金順和我輪流主編這份刊物,當然,宋澤萊先生也一直在我們身邊參與,擔任重要推手。後來在幾年前,我找到了包括陳品怡、陳稷安、曾沛嘉等一群年輕輩的朋友進來幫忙,現在它的編務已經更形穩固。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些文學朋友,基本上,不能忽視《台灣新文學》、《台灣e文藝》、《台文戰線》這些刊物在我身上的深遠影響,這三份刊物及它們所牽涉的人事,大致就是探究我文學生命發展的最主要的線索了吧。

回想文學來時路,我很慶幸能和這些前輩、老朋友同行,畢竟台語文學創作是一場相對更形邊緣的戰鬥,但是,我從這些朋友身上得到的,除了是溫暖,是鼓舞,有更多是無畏前程的勇敢與堅定的精神,這些友情灌注在我的文學生命裡面,讓我呼吸其中。當然,我也必須提及內人蔡宛玲女士,她協助了我在我平日上班之餘無法負擔的責任,例如是她分擔了雜誌寄送等重度勞務工作。

我的所有文學均來自於這些。

2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