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遭隱蔽的歌聲——評介《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一》

2021-04-01
作家
須文蔚
活動攝影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於2014年底完成編纂工作,於2016年中12卷全部出版面世,總主編陳國球與編輯團隊以細密的文獻編輯功夫,以及精湛的文學史理論與論述,分析與辯證既有香港文學史的著作與內涵,清楚定義「香港文學」不應歸納為中原文學的一個分支,「香港」是一個文學和文化實存空間,因此「香港文學」宜更寬闊界定,舉凡與香港此一文化空間形成一種共構關係的文學,均屬於香港文學。第一輯出版後,香港陷入了接連的社會與政治動盪,第二輯《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編輯工作沒有停下腳步,預計16卷的《新詩卷一》、《新詩卷二》、《粵劇卷》及《歌詞卷》率先出版,讓人萬分感動,如果說一九五○年代是個天翻地覆的時代,導致當時創作的作家作品悉數埋藏在時光中,幾乎遭到當代學者與讀者遺忘,這系列解凍記憶的書籍,在此際問梓確實提醒我們文學建構共同記憶的重要地位。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一》(以下簡稱本書)在選材上,以1950年到1959年間的現代詩創作為對象,在〈導言〉中強調:「以『文學大系』的體例、文學史的視角編選整理一九五○年代香港新詩,也嘗試勾勒歷史輪廓,指出重要特色,包括籠罩整個一九五○年代不可避免的冷戰時局因素,也包括五四文學遺緒、新詩形式的繼承開拓,以至詩歌理念自身的建構。」本卷的主編陳智德,是詩人,是現代詩研究者,也是文學史家,過去已經就一九五○年代的詩人與作品,提出過質與量俱佳的論文,也編選過多本詩選,因此由他編選確實是不二人選,而他所撰寫的〈導言〉也具體呈現了香港一九五○年代詩史的精粹。

本書維持「大系」的編輯風格,不僅精選作品,還把選家之學轉變為文學史家之學,陳智德在長篇導言中描繪出香港一九五○年代的時代精神、詩人心境、詩作的主題等,也展現了他選輯這本詩選的史觀與美學理念。

從時代背景觀察一九五○年代的香港詩壇,國共內戰結束,在抗戰時期避居香江的作家,北返建設新中國;大批離鄉背井的文人南下,參與了香港現代詩壇的建構。陳國球就以數量分析指出:「《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及《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兩輯,年代相接;選入的作家理應有所重疊。但比對之下,結果令人驚訝。例如第一輯《新詩卷》收錄詩人56家;第二輯共兩卷收詩人71家。第一輯詩人在第二輯再次出現的僅有柳木下、何達、侶倫三人。」可見香港詩壇在一九五○年代前後,創作班底有著截然不連續的現象,而這正是陳智德所描繪的「轉折中的流動」,也彰顯出當時香港複雜的意識形態對抗,詩人各色的中國想像,無論是呼籲北上建國與支援韓戰,或是前往台灣建設自由中國,更多是固守在香港土地上抒發鄉愁與幽思,如是多元衝突的詩歌內容,也只可能發生在彼時的香港。無論是社會寫實派的海辛與何達,與現代派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宋淇、馬朗與劉以鬯,或將新月派還魂的力匡,均以充滿特色與主張的作品,感染一代讀者。

陳智德在選詩上,平衡了左右翼意識形態對峙,也呈現出南來作家懷鄉之餘,批判香港社會的「過客」心態,從力匡、徐訏、夏侯無忌、燕歸來、岳心、徐速的香港書寫中,都出現了對於異域的疏離和現實的批判。陳智德在討論這批作品時,一直都糾結在詩人的鄉愁,以及無法產生香港認同的疏離感。如能跳脫「認同」的單一思維,回到當時香港尚未從二戰後衰敗的政經環境下復甦,國共內戰的移民潮衝擊下,使得香港整體治安與市況都顯得混亂,加上詩人必須面對殖民地政府的語言、文化的政策,若干批判是否合於現實的敗壞?恐怕是解讀一九五○年代作品有必要反思的理路。

本書最為精彩之處,就是耙梳了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報刊雜誌與同仁刊物,這批一度湮沒、蒐羅不易的刊物,包括香港的《詩朵》、《星島日報.學生園地》、《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香港時報.淺水灣》、《人人文學》、《海瀾》、《文壇》、《文藝新潮》、《大學生活》、《文匯報.文藝》,以及台北的《現代詩》以及新加坡的《蕉風》等。陳智德耐心挖掘,細心比對,標舉出一九五○年代的香港新生代詩人,精選出他們的經典詩作,彰顯出詩人們為一九六○年代香港與台灣的現代主義風潮,以及一九七○年代香港文學本土性,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在本書〈導言〉中,陳智德也條陳縷析,點出了崑南、王無邪、葉維廉、西西、盧因等人崛起的時代背景,詩學主張以及作品特色,尤其是幾位詩人早期的作品,都得來不易,對完整認識香港詩人風格的形成,絕對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的〈導論〉中,固有相當完善的詩史介紹,或許受限於篇幅,部分重要的發展背景沒有提及,不免可惜。例如1955年尚在中學就讀的王無邪、崑南與葉維廉等人辦理的《詩朵》中,有許多詩作收入大系中,其重要的意義無非提倡創新的詩形式,反對前代詩人抒情與感傷筆調,這在崑南以筆名班鹿發表〈免徐速的詩籍〉一文,就顯示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另一方面,香港一九五○年代現代詩的發展與台灣其實息息相關,馬朗的《文藝新潮》與紀弦的《現代詩》相互支援,〈導論〉中已經觸及,如能進一步探索1958年12月葉維廉、崑南與王無邪、組成「現代文學美術協會」,以及1959年崑南、王無邪、盧因等人創辦的《新思潮》的時代意義,點出協會與刊物集合台港的詩人與畫家,型塑出現代主義風潮的作品、翻譯與論述,其實是開啟一九六○年代更緊密的台港文藝互動的關鍵因素。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中,就一九六○年代的現代詩,另由葉輝與鄭政恆主編,更特別的是將傳統戲曲編成《粵劇卷》,且沒有忽略更有大眾與社會影響力的流行歌曲編入《歌詞卷》,在在把香港動盪時期的歷史記憶,從冰藏的歷史角落中一一解凍,讓讀者有機會看見繁花似錦的香港一九五○到一九六○年代文學,以及香港文學對鄰近區域與國家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