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至 2020-10-13

數位造浪.文字方舟

7月主題「2020文字漫遊——台灣科幻文學」

講述科幻如何文學?當代科幻文學的趨勢是什麼?新媒體時代的科普運動又是什麼?
我們如何透過科幻的想像,去逼近一個真實的未來?

第一場

★ 在後人類的年代裡:科幻對於人與世界的重構 ★ 

講師: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日期: 7/3(五) 
時間:晚間7:30~9:00    

第二場

★用科幻讓科學成為文化:關於泛科幻獎★

講師: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日期:7/10(五)
時間:晚間7:30~9:00

 

8月主題「從BBS到WWW──網路文學三十年」

從bbs、部落格、個人新聞台到社群網站,如今人人都是自媒體,網路文學的盛世已經到來了嗎?

對於數位文化的想像,又該往何處去?

第一場

★我帶電的靈魂通往詩的歧路★

講師:銀色快手(詩人、作家)    

日期:8/7(五) 

時間:晚間7:30~9:00

第二場

★我們的數位時代:新文學‧新媒體‧新社群?★

講師:楊佳嫻(詩人)x李奕樵(小說家)  

日期:8/14(五) 

時間:晚間7:30~9:00

 

九月主題:「油墨與道林紙之間──隱身幕後」

 編輯在哪裡?──誰需要編輯?誰又怕編輯?從一波波的文藝浪潮中,

看見編輯們的專業、想像力與態度 

│第一場│

★浪潮中的擺渡人:文學副刊的過去與未來★

講師: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主編)╳孫梓評(自由時報副刊主編)

主持:楊宗翰(淡江中文系副教授)

日期:9/4(五) 

時間:晚間7:30~9:00

│第二場│

★想像未來的出版:出版編輯面對面★

講師: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曾文娟(時報文化第四編輯部總編輯)

主持:廖志峰(允晨文化出版社發行人)

日期:9/11(五) 

時間:晚間7:30~9:00

 

10月講座

Be water, Be worker──文學跨界/斜槓時代

當文學跨界已成事實,我們該如何把握這趨勢?如何保持本質,讓文學斜得起來又跨得出去?

第一場 

★台灣文史‧桌遊轉譯★

講師:張俐璇╳張少濂

日期:10/6(二) 

時間:晚間7:30~9:00

第二場

★從文學到影像:文學影視改編★

講師:劉中薇╳陳南宏

主持:楊宗翰

日期:10/13(二) 

時間:晚間7:30~9:00

 

詳細內容

2020-03-26 至 2020-05-21

109/3-5月現當代文學練功坊

第一單元

講題:從城南走來──跨越京台兩地的林海音

講師:莊宜文老師

時間:109/3/26、4/9

從文學光譜映照百年前降生的作家,來自北京的林海音雍容大器,來自上海的張愛玲豔異蒼涼,可謂兩種女性作家典範,從文學淵源和流派,性情經歷與世情態度,女性意識與婚姻觀點,皆隱然形成微妙的對照關係。林海音主編《聯副》時挖掘本土作家,張愛玲的追隨者聲勢浩大,對臺灣文壇都影響深遠,在中國大陸的接受流傳亦耐人尋味。

八○年代初中國大陸改編《城南舊事》,可謂以懷鄉抵制反共的文化戰略,既夾雜政治意涵,也有著超越的藝術表現。導演吳貽弓的拍攝手法與台灣新電影可相對映,著重於主角的成長,富於靜定詩意的風格,也讓離鄉的英子重返故都。

第二單元

講題:楊牧的散文賞析

講師:陳義芝老師

時間:109/4/23、4/30

第三單元

講題:楊文心萬彩——王鼎鈞的生花妙筆

講師:張春榮老師

時間:109/5/14、5/21

散文大家王鼎鈞作品,可分成長期、豐收期、蛻變期。前兩期以離散為主軸,以小說化散文、詩化散文為特色。第三期緣事而發,以小品議論見趣。高中國文課本<一方陽光>、<紅頭繩兒>分別見其親情、摯愛的象徵,兼雜時代的反諷,直指成長真諦,與其他作家明顯不同。王鼎鈞作品極重語言藝術,可自不同修辭技巧與賞析活動上加以把握;尤其特重畫面經營,可以改拍成微電影,激發文本互設的再創力。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