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雜誌
2025.9 VOL.479

當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不再是我們所經歷的,必須得透過閱讀及體驗,親自去看、去走、去想像、去摸索,他們的書桌延伸至雲端,感官擅於同步處理文字與像素。然而,數位世界中總有新鮮事,取得之易之快,形式之新穎之多變,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閱讀的吸引力急遽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此項轉變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甚或親子、親師關係,以及第一線的教育與創作現場、後端的出版業態與文化政策等,無不產生重大影響。當代兒童文學若欲喚回孩子的目光,加入影音串流或擴增、虛擬實境的行列是否即是唯一解?抑或應當堅守紙本這一最後防線,訴諸純粹的情感價值?

 

本期專題,試圖由童書創作型態的改變作為切入點,重新界定其本質為一種文化體驗,透過敘事節奏、圖文比例、概念取向及接收媒介的適切調整,使「說故事的方式」及「聽故事的管道」更加豐富多元。進一步地,探討如何在保有創作者主體性、文字深度與魅力的前提之下,以影音、互動作為故事的導引因素,再透過文字情節鋪陳情境與氛圍,創造「視覺敘事」,使閱讀體感化、空間化、遊戲化,擴充為一場實境冒險,藉以激發想像力與獲取知識的動力。

 

 

 

新書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