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花甲男孩(15週年紀念版)
作家
楊富閔
出版地 / 出版者
臺北/九歌
出版月 / 開數 / 頁數
2025.06/14.8x21公分/256頁
叢書名 / 價格
楊富閔作品集/NT$340
分類標籤
小說
Card image cap

★《花甲男孩》發行十五週年紀念版★
★二十一世紀文學跨界改編經典之作★
★第五十三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原著小說★
★2018年東京國際戲劇節「最佳海外作品特別賞」原著小說★


  歷經電視、電影、漫畫、有聲劇等不同形式的轉譯衍生。「姊接,我們這世界,還有規矩嗎?」楊富閔說:「十五年前寫在小說的一個問題。現在我才知道,這個問題涉及生存──它充滿了困惑、懷疑、不安,乃至抗議。底迪是明知故問,也是自問自答。同時,這個問題,十五年後,它也是一個『文學』的好問題。」

  從儀式到文字、從說話到寫作、從音聲到風土、從鄉域到想像……

  《花甲男孩》是楊富閔創作生涯的首部作品──九篇短篇小說,各自以其跳彈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識辨的敘事腔調,穿搭豐沛充實的土俗情事,拓墾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疆域,譜寫出了二十一世紀庶民百姓的悲喜劇。
  動情於文學,鍾情於文學,猶如說書人的小說家,引領我們搭上大內一姊的發財仔、跟隨水涼阿嬤的小粉紅、國文教師的夜光校車,相揪北東南西電臺鄉親,歡歡喜喜,作伙來去遊歷臺灣民間的花花世界。

  那片從山區而來的烏雲消散,今天的雷陣雨就這樣悶在天尾頂,落沒來,親像大內一姊掛在目眶的目屎。鄉內四界真平靜,無消無息,無動無靜。
  〈暝哪會這呢長〉

  搖鈴聲讓她過了重建後的「麻善大橋」,依稀看見橋下菅芒花海,驚呼的原是來到了「揚州江」,水涼阿嬤望橋下,無數亡靈無舟楫可渡,心頭暗自筆記,要給讀冊阿公燒艘船。
  〈逼逼〉

  車爬坡而上,整座山浸泡墨汁,放下車窗便能觸及月亮,撈星星,帶給保詢當祭品貼滿他的天堂。蘇保詢就住在最逼近天堂的天堂,兩旁路樹延伸長成黑色海……
  〈繁星五號〉

  花甲這兩年先是騎單車繞臺北街衢看樓,至少要二十層以上,這樣才夠格上網買支天文望遠鏡,遠眺嘉南平原,花甲實在太想在這座城市找到一點點臺南了。
  〈花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富閔


  臺南人,臺大臺文所博士。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學史書寫、文學寫作與教育。

  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共二冊)、《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故事書:福地福人居》、《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合境平安》等。主編《九歌111年小說選》。

  曾獲「2010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2013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2021年,楊富閔同時獲選「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小說類與散文類代表作家。《合境平安》入圍「2022第35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

  楊富閔近年參與文學的跨域製作與故事開發。2017年小說集《花甲男孩》陸續改編為電視、電影與漫畫。電視影集《花甲男孩轉大人》榮獲「第五十三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獎」。

  2019年散文集《我的媽媽欠栽培》由臺北市立國樂團、無獨有偶工作室,聯手改編「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2022年散文〈機車母親〉則由畫家周見信繪製繪本《機車媽媽》;2024年散文〈六月有事〉則由趨勢教育基金會製作兒童劇《夏天默默做的幾件事》,並展開全臺巡演。2025年,與中華電信「i聽聽」合作,推出多本親聲朗讀的有聲書作品,以聲音的展演,延續文字的有情。

  喜歡臺語歌、舊報紙、鐵支路與酪梨牛奶。楊富閔說:「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