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蘇筱雯

【自由談】
知遇.知心 ◆林剪雲
嬰兒的時間 ◆阿布
讓厄運在空中爆炸 ◆許榮哲
體貼 ◆顧玉玲

【本期專題】不息的文學旗鼓──海外華文社團、學校與副刊 
寫作,與寫作之外──海外華文文學的周邊 ◆楊宗翰
幾句肺腑之言──華府作家協會及寫作的初衷 ◆韓秀
凝聚文友向心力──紐約華文作家協會 ◆周勻之
楓葉國土一朵奇葩──加華文學團體概況 ◆林婷婷
從南加到北美──作協會長的個人經歷、觀察與反思 ◆吳宗錦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的現況與未來 ◆潘碧華、胡清朝
歷史湧動的潮汐──菲律賓千島詩社的過去與未來 ◆蘇榮超
澳門筆會走過的35年時光 ◆廖子馨
新加坡華文教育、文學與華社概論(一九三○~一九八○年代) ◆汪來昇
內(流)容(量)才是王道! ◆黃俊麟
新馬華文報副刊還有影響力嗎? ◆牛油小生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與時俱進的變化 ◆李筱筠
雲端執行別開生面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 ◆張鳳
「在地文學副刊與世界華文文學」講座側記──季季╳林煥彰╳田新彬╳陸奧雷 ◆蔣皓

【與TSO有約】
渴望與動力──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周志文

【人物春秋】
卸下馬華包袱,成為一個作家──小說家甘耀明與黎紫書的對話 ◆甘耀明
麥田裡,撿柴的男孩──專訪楊書軒及其《火光》 ◆小令
白髮多時故人少──悼念丁邦新學長(下) ◆吳宏一
命中注定遇見佛 ◆鍾文音

【談文論藝】
抒情傳統之路的追尋──讀陳國球《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 ◆黃英哲
六O年代的爬山精神──讀隱地的《回到六O年代》 ◆張世聰
給愛一個機會──金翠的越南難民故事 ◆王景智

【作家關懷列車】
八十聚 耄耋守 他們還在文學路上 ◆李宗慈

【我們的文學夢】
花園老人與古墓女孩──楊翠的文學田土 ◆楊翠

【特別報導】
換我心為你心──「人人可寫傳記」講座紀實 ◆張嘉珊

【書的世界】
唸謠臺灣詩──評介康原《番薯記持。臺灣詩》 ◆阮美慧
底層的人與心──讀林楷倫《雪卡毒》 ◆黃錦珠
走過哀傷的川流——評杉本真維子《裾花》 ◆楊淇竹
用心情與飲食走過山水——評方群詩集《基隆詩行:山海繫流》 ◆李翠瑛
妙喻奇喻寫盡人生百態──辛牧詩集《越到越晚時》 ◆溫任平
莊子「遊刃有餘」的生命美學──《走出莊子的逍遙路》自序 ◆王邦雄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 ◆朱雙一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香港、新加坡、韓國 ◆林三維、偉奇、盧鴻金

【草原副刊】
被打開的永恆──蔡明亮的《日子》,2020 ◆馮平
草食恐龍的厄運 ◆紀小樣
介質 ◆林瑞麟
空洞 ◆吳俞萱
遊園驚夢 ◆劉崇鳳

【銀光副刊】
委屈不能求全 ◆廖玉蕙
詩作兩首 ◆張錯
石頭記——謝駱以軍贈壽山石 ◆李有成
我的「與時俱進」史 ◆李黎
這以後,我有可能擱筆 ◆王文興
列車應該即將進站了 ◆吳東權
萬荷堂詩緣 ◆非馬
皮膚的格律 ◆周柳靜芝
植物園訪友 ◆ 王岫
給疫情 ◆蔡忠修
心鏡,心靜 ◆林煥彰
天目木葉盤 ◆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