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蔣皓
【自由談】
宏觀大度的紙上風雲第一人──懷想高信疆先生 ◆王幼華
歐丁粿 ◆巴代
輾轉往斜陽去 ◆楊佳嫻
那個玉米麵饅頭 ◆王蘭芬
【特輯】
我也來講理──那些啟發我的老臺北作家 ◆張大春
寫到老,真好! ◆張曉風
粲然裡的儼然──王鼎鈞睿智體散文 ◆蕭蕭
〈告訴你〉──「昨日」與「明天」間的血印與淚痕 ◆石曉楓
筆耕流離,「盡」此一生──2025臺北國際書展講座側記 ◆鄭亦芩
【本期專題】空間變奏曲──文化移置與越界
蒲公英之風 ◆賴香吟
寂滅與宏聲 ◆徐淑卿
在波蘭尋找臺灣的奇幻之旅 ◆林蔚昀
在荒野找回原廠設定 ◆陳又津
帶著故鄉去德國 ◆陳思宏
南橘北枳 ◆梁莉姿
伊德利卜 ◆林佑軒
孤獨瑞典漢學的見證者 ◆陳文芬
漂流與追尋 ◆利格拉樂.阿𡠄
邊界與空間的意識 ◆王榆鈞
那些寫作引領我前往的時空 ◆朱和之
大疫中的柏林之旅 ◆楊智傑
飛行.土地.勞動──與吳明益聊天 ◆賴香吟
【聚光燈】本期聚光燈人物:羅毓嘉
不只是地誌詩,不只是議題詩──詩人羅毓嘉專訪 ◆王柄富
在詩意的地圖裡──羅毓嘉《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 ◆朱宥勳
【人物春秋】
他的文學從腳下開始──專訪劉克襄 ◆黃瀚嶢
我們已在黑暗之中進化太久──專訪陳克華 ◆沈眠
重新把「我」放進社會脈絡的書寫──專訪曾稔育《歉木林》 ◆許閔淳
慈悲圓滿,緣聚今生的歌仔戲陳剩藝師 ◆蔡欣欣
弦音不輟歌仔情──回首陳剩藝師燦亮的古路戲身影 ◆張桓瑋
悼念文武兼備多材多藝全能詩人曹介直 ◆向明
半生戎馬,一生詩書──思念藍星曹介直 ◆曾進豐
為何小孩老人一張面孔──悼念吾友桑品載 ◆隱地
悼先夫桑品載──無悔 ◆張保玉
王壽南教授的史學及其時代性 ◆吳鳴
勇敢無畏的刺鳥──追思我特別鍾愛的小說家王黛影 ◆廖淑芳
我的作家母親王黛影 ◆王亞維
【特稿】
語言的創新與詩人的抱負──第十一屆楊牧詩獎總評、個評,與作品摘錄 ◆須文蔚
詩語言的試煉場──第十一屆楊牧詩獎.決審會議觀察 ◆鄭淮方
【特別報導】
散文的世界,翻譯的文學──第37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觀察文章 ◆陳有志
【談文論藝】
春耕即將開始 ◆楊翠
《水滸傳》中最愛搶戲的靈魂丑角李逵 ◆陳慶煌
【我們的文學夢】
倘若一字不寫──洪愛珠的文學夢 ◆洪愛珠
【書的世界】
魯蛇主體在語言的幽微處──讀鄭芥詩集《跳舞的鳥都在受苦》 ◆楊小濱
蛙與人的沉默或轟鳴──讀賈平凹《青蛙》 ◆黃錦珠
你想要什麼樣的時間與房間?──讀黃春美《摩天輪時光》 ◆林黛嫚
湯匙彎曲,萬物列隊前來──讀黨俊龍詩集《章魚墨汁我》 ◆翁文嫻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歐洲、香港、馬來西亞 ◆李筱筠、林三維、蔡曉玲
【草原副刊】
一千個不讀書的理由──墨爾本文學地圖之一 ◆武陵驛
半生飄零何寂寥:張瑞興 ◆張致祥
年待 ◆崔舜華
情書年代 ◆紀小樣
【銀光副刊】
響日出劇社 ◆王正方
蘇東坡的1082年 ◆黃榮村
落葉之聲 ◆邱傑
ISBN:9771019912004-03
叢書系列:文訊雜誌
規格:26x19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