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亞,女,筆名陳藍、張亞藍、心井等。籍貫河北滄縣。1919年9月16日生。1948年來臺,2001年6月29日辭世,享年82歲。北平輔仁大學歷史學碩士。曾於中日戰爭期間主編重慶《益世報》文藝副刊「語林」。來臺後曾任教於臺北輔仁大學等校。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等獎項。
張秀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有詩、小說、翻譯及評論,屬於早慧型作家, 中學時期即開始發表創作於《大公報》等報刊。早期散文以婚姻與憶舊為創作主題,如《牧羊女》等。到了1962 年出版的《北窗下》,以精緻的詩筆與純淨的語言,奠定她一代美文大師的地位。1970年代,其散文加重了哲理性沉思、文學藝術評論及讀書心得,《人生小景》等內容夾敘夾議,展現其晚年人生哲學。張秀亞的詩歌主題大多歌詠自然,描寫花草風露、季節遞擅。在小說創作上,短篇小說集〈在大龍河眸〉,在藝術上承襲京派的文學風格,以詩化的寫實技巧,描寫平民百姓的生活與北方風情。來臺後深受吳爾芙等女性作家影響,《女兒行》等作品開始具實驗性的嘗試。翻譯是張秀亞另一項重要成就,作品遍及文學經典、藝術評論與天主教人物傳記, 其中以翻譯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等最為讀者熟知。她亦曾執筆《西洋藝術史綱》,剖析西洋藝術史發展。這一套史綱的出版, 也讓當時臺灣一般大眾對於西洋上古與中古美術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張秀亞一生致力創作,七十多年來筆耕不轍。其散文、詩、小說及翻譯的豐碩成果,使她擁有「全才之筆」、「著作等身」的美譽。這些多樣豐沛的作品,無不展現出她對於真、善、美的一往情深。來臺後的張秀亞在美文版圓的苦心經營,接續了現代散文「美文」的書寫傳統,並影響日後臺灣女性散文書寫風格,成為臺灣現當代散文審美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