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 image cap

張秀亞

張秀亞 1919-2001

張秀亞,女,筆名陳藍、張亞藍、心井等。籍貫河北滄縣。1919年9月16日生。1948年來臺,2001年6月29日辭世,享年82歲。北平輔仁大學歷史學碩士。曾於中日戰爭期間主編重慶《益世報》文藝副刊「語林」。來臺後曾任教於臺北輔仁大學等校。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等獎項。
張秀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有詩、小說、翻譯及評論,屬於早慧型作家, 中學時期即開始發表創作於《大公報》等報刊。早期散文以婚姻與憶舊為創作主題,如《牧羊女》等。到了1962 年出版的《北窗下》,以精緻的詩筆與純淨的語言,奠定她一代美文大師的地位。1970年代,其散文加重了哲理性沉思、文學藝術評論及讀書心得,《人生小景》等內容夾敘夾議,展現其晚年人生哲學。張秀亞的詩歌主題大多歌詠自然,描寫花草風露、季節遞擅。在小說創作上,短篇小說集〈在大龍河眸〉,在藝術上承襲京派的文學風格,以詩化的寫實技巧,描寫平民百姓的生活與北方風情。來臺後深受吳爾芙等女性作家影響,《女兒行》等作品開始具實驗性的嘗試。翻譯是張秀亞另一項重要成就,作品遍及文學經典、藝術評論與天主教人物傳記, 其中以翻譯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等最為讀者熟知。她亦曾執筆《西洋藝術史綱》,剖析西洋藝術史發展。這一套史綱的出版, 也讓當時臺灣一般大眾對於西洋上古與中古美術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張秀亞一生致力創作,七十多年來筆耕不轍。其散文、詩、小說及翻譯的豐碩成果,使她擁有「全才之筆」、「著作等身」的美譽。這些多樣豐沛的作品,無不展現出她對於真、善、美的一往情深。來臺後的張秀亞在美文版圓的苦心經營,接續了現代散文「美文」的書寫傳統,並影響日後臺灣女性散文書寫風格,成為臺灣現當代散文審美的典範。

  1. 現任的教宗是誰?:臺中,光啟出版社,1959年7月,32開,56頁
  2. 愛火炎炎:臺中,光啟出版社,1967年9月,32開,176頁

 

  1. 秀亞選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8月,32開,96頁
  2. 張秀亞自選集:臺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10月,32開,259頁
  3. 秀亞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32開,220頁
  4. 我的水墨小品:臺北,道聲出版社,1978年6月,32開,120頁
  5. 張秀亞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79年,25開,156頁
  6. 愛的又一日:臺北,光復書局,1987年4月,新25開,148頁
  7. 張秀亞作品選/趙立忠、田宏選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14×20.3公分,444頁
  8. 杏黃月/劉屏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14×20.3公分,264頁
  9. 張秀亞全集/封德屏主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
    1. 張秀亞全集1・詩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85頁
    2. 張秀亞全集2・散文卷一: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510頁
    3. 張秀亞全集3・散文卷二: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398頁
    4. 張秀亞全集4・散文卷三: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04頁
    5. 張秀亞全集5・散文卷四: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30頁
    6. 張秀亞全集6・散文卷五: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15頁
    7. 張秀亞全集7・散文卷六: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378頁
    8. 張秀亞全集8・散文卷七: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521頁
    9. 張秀亞全集9・散文卷八: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537頁
    10. 張秀亞全集10・小說卷一: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82頁
    11. 張秀亞全集11・小說卷二: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516頁
    12. 張秀亞全集12・翻譯卷一: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628頁
    13. 張秀亞全集13・翻譯卷二: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610頁
    14. 張秀亞全集14・藝術史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495頁
    15. 張秀亞全集15・資料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新25開,534頁
  1. 西洋藝術史綱(與雷文炳合著):臺中,光啟出版社,1964年4月~1978年10月,30開
    1. 西洋藝術史綱・第一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64年4月,30開,204頁
    2. 西洋藝術史綱・第二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65年4月,30開,233頁
    3. 西洋藝術史綱・第三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66年9月,30開,275頁
    4. 西洋藝術史綱・第四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68年12月,30開,189頁
    5. 西洋藝術史綱・第五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6月,30開,236頁
    6. 西洋藝術史綱・第六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9月,30開,196頁
    7. 西洋藝術史綱・第七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11月,30開,264頁
    8. 西洋藝術史綱・第八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71年1月,30開,238頁
    9. 西洋藝術史綱・第九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71年3月,30開,282頁
    10. 西洋藝術史綱・第十冊:臺中,光啟出版社,1977年10月,30開,329頁
    11. 西洋藝術史綱・第十一冊:臺中,郵購出版社,1978年10月,30開,335頁
  1. 水上琴聲:彰化,樂天出版社,1956年12月,32開,76頁
  2. 秋池畔:臺中,光啟出版社,1966年12月,30開,117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32開,117頁

 

  1. 三色堇: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6月,32開,84頁
    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7月,32開,165頁
  2. 牧羊女:臺北,虹橋書店,1953年8月,32開,118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60年11月,32開,118頁
  3. 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3月,32開,100頁
  4. 愛的輕歌:臺北,論壇出版社,1984年9月,新25開,148頁
  5. 懷念: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10月,32開,96頁
  6. 杏黃月:臺北,林白出版社,1985年12月,新25開,175頁
  7. 湖上:臺中,光啟出版社,1957年3月,32開,152頁
  8. 愛琳的日記:臺北,三民書局,1958年5月,32開,122頁
    臺北,三民書局,1968年8月,32開,124頁
  9. 少女的書:臺北,婦友社,1961年8月,32開,76頁
  10. 兩個聖誕節:臺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10月,10×14.7公分,頁39
  11. 北窗下:臺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5月,30開,206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74年11月,32開,206頁
    臺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10月,25開,253頁
  12. 張秀雅散文集:高雄,大業書店,1962年,32開,198頁
  13. 曼陀羅:臺中,光啟出版社,1965年5月,30開,335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74年1月,32開,335頁
  14. 我與文學:臺中,三民書局,1966年12月,40開,233頁
    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6月,25開,224頁
  15. 心寄何處:臺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9月,30開,230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78年1月,32開,230頁
  16. 書房一角:臺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6月,30開,215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80年2月,32開,215頁
  17. 水仙辭: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2月,40開,171頁
  18. 天香庭院:臺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7月,32開,204頁
  19. 人生小景: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8年6月,32開,180頁
    臺中,晨星出版社,1985年9月,32開,212頁
  20. 寫作是藝術: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8月,25開,133頁
  21. 詩人的小木屋:臺中,光啟出版社,1978年9月,32開,195頁
  22. 湖水・秋燈:臺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32開,201頁
  23. 石竹花的沉思:臺北,道聲出版社,1979年8月,32開,191頁
    北京,群眾出版社,1995年1月,14×20.3公分,168頁
  24. 白鴿・紫丁花:臺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7月,32開,215頁
  25. 海棠樹下小窗前:香港,星島出版社,1984年6月,32開,178頁
  26. 月依依/何香久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10月,14×20.3公分,354頁
  27. 荷塘之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14×20.3公分,290頁
  28. 張秀亞人生情感散文/張曉風主編: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9月,14×20.3公分,314頁
  29. 與紫丁香有約/汪平編: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3月,25開,283頁
  30. 種花記/封德屏編: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8月,18開,317頁
  31. 張秀亞散文精選/綠蒂主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6月,25開,175頁
  1. 在大龍河畔:天津,海風社,1936年12月,32開,196頁
  2. 皈依: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月,32開,46頁
  3. 幸福的泉源: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0月,32開,73頁
  4. 珂蘿佐女郎:重慶,紅藍出版社,1944年10月,32開,147頁
  5. 尋夢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3年9月,32開,78頁
    臺北,晨星出版社,1983年9月,32開,137頁
  6. 藝術與愛情: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1月,40開,189頁
  7. 七弦琴:高雄,大業書店,1954年1月,12.5×17.5公分,85頁
  8. 感情的花朵:臺北,文壇社,1956年1月,32開,66頁
  9. 女兒行:臺中,光啟出版社,1958年8月,32開,113頁
    臺中,光啟出版社,1959年6月,32開,114頁
  10. 那飄去的雲:臺北,三民書局,1969年7月,40開,199頁
    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1月,新25開,231頁
  1. 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上、下)/于德蘭編:臺北,光啟文化公司,2003年9月,1114頁
  2. 張秀亞全集・資料卷/封德屏主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534頁
  3. 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文訊雜誌社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12月,287頁
  4. 張秀亞的神修歷程/宋稚青:臺南,聞道出版社,2006年12月,118頁
  1. 羅淑芬〈五〇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
    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04年7月,199頁
  2. 傅如絹〈張秀亞散文研究〉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李瑞騰教授指導,2005年12月,225頁
  3. 張靖敏〈張秀亞散文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李晉士教授指導,2006年6月,203頁
  4. 余英馨〈張秀亞散文中的臺中書寫〉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周芳伶教授指導,2006年,256頁
  5. 游曉婷〈張秀亞散文研究〉
    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陳信元教授指導,2006年195頁
  6. 張雅芳〈張秀亞小說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游秀雲教授指導,2007年7月,237頁
  7. 洪婉真〈張秀亞抒情散文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成文教授指導,2007年7月,333頁
  8. 孫亦昀〈張秀亞中篇小說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成文教授指導,2007年12月,287頁
  9. 李珮吟〈張秀亞抒情散文修辭格研究〉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謀芳教授指導,2010年7月,174頁
  10. 黃寶萱〈張秀亞散文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
    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11年7月,228頁
  1. 陳芳明,〈臺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臺灣女性詩學的營造﹝張秀亞部分﹞〉,《臺灣新文學史》,2011年10月,448─449頁
  2. 陳芳明,〈臺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臺灣女性散文書寫的開創﹝張秀亞部分﹞〉,《臺灣新文學史》,2011年10月,462─463頁
  3. 王國安,〈張秀亞的詩與詩觀〉,「2011年人文與資訊——全球化、在地化及創意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22日
  4. 朱馨儀,〈論張秀亞四季散文的藝術特色〉,「第六屆臺北市大、新竹教大、屏東大學、臺東大學四校中國語文學系、華語文學系研究生論文聯合發表會」,2016年5月20日
  5. 呂雅竹,〈自己的房間──張秀亞散文中的「讀書寫作」主題〉,「第四屆麗澤全國中文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17年5月20日
  1. 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上、下)/于德蘭編:臺北,光啟文化公司,2003年9月,1114頁
  2. 張秀亞全集・資料卷/封德屏主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534頁
  3. 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文訊雜誌社編: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12月,287頁
  4. 張秀亞的神修歷程/宋稚青:臺南,聞道出版社,2006年12月,118頁
  1. 羅淑芬〈五〇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
    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04年7月,199頁
  2. 傅如絹〈張秀亞散文研究〉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李瑞騰教授指導,2005年12月,225頁
  3. 張靖敏〈張秀亞散文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李晉士教授指導,2006年6月,203頁
  4. 余英馨〈張秀亞散文中的臺中書寫〉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周芳伶教授指導,2006年,256頁
  5. 游曉婷〈張秀亞散文研究〉
    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陳信元教授指導,2006年195頁
  6. 張雅芳〈張秀亞小說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游秀雲教授指導,2007年7月,237頁
  7. 洪婉真〈張秀亞抒情散文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成文教授指導,2007年7月,333頁
  8. 孫亦昀〈張秀亞中篇小說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成文教授指導,2007年12月,287頁
  9. 李珮吟〈張秀亞抒情散文修辭格研究〉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謀芳教授指導,2010年7月,174頁
  10. 黃寶萱〈張秀亞散文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
    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陳芳明教授指導,2011年7月,228頁
  1. 陳芳明,〈臺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臺灣女性詩學的營造﹝張秀亞部分﹞〉,《臺灣新文學史》,2011年10月,448─449頁
  2. 陳芳明,〈臺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臺灣女性散文書寫的開創﹝張秀亞部分﹞〉,《臺灣新文學史》,2011年10月,462─463頁
  3. 王國安,〈張秀亞的詩與詩觀〉,「2011年人文與資訊——全球化、在地化及創意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22日
  4. 朱馨儀,〈論張秀亞四季散文的藝術特色〉,「第六屆臺北市大、新竹教大、屏東大學、臺東大學四校中國語文學系、華語文學系研究生論文聯合發表會」,2016年5月20日
  5. 呂雅竹,〈自己的房間──張秀亞散文中的「讀書寫作」主題〉,「第四屆麗澤全國中文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1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