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深情深——評介江青《念念》

2022-01-01
作家
吳億偉
關鍵字
活動攝影

《念念》是演員及舞蹈家江青的第12本書。延續之前著作的風格,在本書她同樣記錄了與華語藝文界翹楚人士的多年交誼,如學者余英時、音樂家傅聰、琉璃藝術家張毅、導演李行等。字裡行間充滿人情暖意,寫的是藝術家的生命故事,帶著那種一生只能說一次的珍貴。

書名《念念》,取自現代藝術家艾未未2021年的群體藝術行動「念念」。這活動目的紀念那些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喪生的學生。地震發生時,學生正在上課,大多死在倒塌的校舍中。艾未未從那時開始,便與有志人士組團,想調查學校工程品質的問題,過程中自然不順利,這些年來艾未未從未放棄,總在重要時間點舉辦或發表相關藝術作品或行為藝術。

「念念」行為藝術即是在2021年5月12日,地震發生日的13年後,召集全球三百多個華人一同念出五千多位罹難學生名字,由於不同時區,這朗讀接力將24小時不間斷。艾未未認為,名字「是生命的最初也是最後屬於個體的基本特徵。」江青受邀參與此活動,在書中最後一篇同名散文裡,抒發自己念述這些名字的感受,從身體的適應到心靈的體會,這些名字在她心中起了聯想。身為一個媽媽,能夠深切體會到這些名字代表的都是未竟的想望,而現實卻是如此的無力荒謬。江青所念的不只是這些孩子,還期待一個對他們,對所有人,更完善的世界。

完善的世界,或許能在江青與書裡所提到藝文人士的來往窺而望之。這些藝術家的互動橫跨一整個冷戰,活絡之際,也是世界壁壘分明之時。讀《念念》時,無法不注意到在那個人為界線比什麼都重要的年代,藝術是如何跨越種種限制,使人交流。而江青的交流並不空泛,她跟大家有來有往,有體會有照望。例如,《念念》勾勒七、八〇年代的紐約是個傳說之地,聚集了許多華人藝術家,她與夏陽、韓湘寧、李名覺等人除了工作上的合作,還有生活上的照應。在海外,江青也是藝術家的東道主,書中提到高行健領諾貝爾文學獎,長居瑞典的江青於典禮後在家招待高行健,用白粥小菜緩和他一天的奔忙。那是擁有共同背景文化,才毋須說白的默契。

又如〈都云阿龍痴〉一篇。此文描繪紐約華人舞蹈家周龍章,與七〇年代海外華人成立專屬的藝術社團「美華藝術協會」的過程。身為協會會長,周龍章華人藝術活動開疆闢地,展開長達四十多年辛苦的經營與累積。此文也揭開早年華人同志海外發展的面貌,周龍章的「盤絲洞」是九〇年代紐約知名的同志酒吧,其成立與華人藝術有關,例如:店內的周龍章的裸畫,是知名畫家陳丹青的作品,而酒吧的營業盈餘多用來支撐「美華藝術協會」。如江青描述,周龍章白天替協會奔命,晚上坐鎮酒吧甚至上台跳舞。多元又反差的形象,似乎是那時候的藝術家,最生動的寫照。

這些名人在鎂光燈下展現盡是風光,但江青的文章賦予他們更多屬於人的氣息,不單單只有光明面,也有生命的難關與不得不的改變。江青的筆是真誠的,活靈活現帶讀者回當下,聽他們對話,感受他們的情緒。因此,翻閱《念念》,除了享受散文的良善美,還添加了讀「史」的韻味。身為一個現場者,憑藉著好記性,江青的筆也是寶貴的藝術史紀錄,包含了藝術家間的交誼,合作的過程,以及對藝術創作的討論。如李名覺所說的,他的職業生涯裡「沒有被迫為沒有內在價值的項目做過設計」,而江青為文也非為大敘事補充,而是展現歷史事件裡不可忽略的切面,儘管摻雜個人記憶解讀,也是真實。

書中說到1983年與蔡瀾的合作,融合書法與現代舞,展現中國成語的美;2008年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茶》,江青請張毅與楊惠姍以琉璃製作一套茶具香爐的道具,展現禪意與中國文化氛圍;與李名覺聊到華人到美國發展面臨種種困境(語言)以及對藝術創作的問題。令人動容的是江青回憶與傅聰一段。六〇年代在香港認識,七〇年代在英美兩地各自發展,到八〇年代不時返回中國表演或授課。這段時間,兩人在藝術與政治上合作用力頗深,曾為拯救魏京生發起收集簽名活動,呼籲其大不畏的精神可得諾貝爾和平獎。2016年,八十幾歲的傅聰還堅持每日練琴數小時,能夠閱讀研究父親傅雷的論文並給建議,然而到2020年時身體欠佳,對過去堅持之事也不再留心。種種轉變起伏,江青寫盡藝術家的一生,最後的放下是無奈也是釋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念念》出版的時間點:2021年,是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第二年,世界還未恢復正常,口罩仍掛在大家的臉上。世界如此巨變,已反映在文學作品裡。《念念》裡幾篇文章皆談及大疫,或可視作「新冠疫情文學」的先鋒之一。開書首篇〈啊──真過癮〉,直接表示對新聞與政府的失望,疫情的失控與人為私利有很大的關係,從不滿情緒比照文人舊友相知的可貴。疫情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為了安全,疏離成為必然。江青在異地書寫這種疏離,散步到附近教堂,因為疫情,整座教堂只有她,台上的女高音與女琴音就算沒有觀眾,仍興致高昂表演著,傳送著詩歌與音樂。那樣的安寧,安撫了被新冠疫情籠罩的惶惶的心。

〈亞裔不再做「啞」裔〉一文,深刻探討疫情所引發的種族歧視議題。本文可以看作是前作《我歌我唱》(2020)中〈投訴〉一文的延伸,講述在疫情之下,為了照顧母親回到紐約,親身經歷了社會高漲的仇亞氣氛。攻擊亞裔的新聞不斷,自身與母親的安危堪憂。然而同時,社會上也有一群人出來呼籲拒絕仇視亞裔,站在街頭高舉標語,發起一連串的示威運動。控訴的人,往往怒視他者,不審視自己,江青文章可貴之處,並未落入這樣的盲點,呼應林書豪,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種族歧視的加害者。她提起中國人對於有色人種(尤其是黑人)甚至是來自中國不同區域的人,也是帶著許多偏見,這樣的心態需要反省。文章結尾呼應《念念》一念在念的,同「是生存在地球村中的『人』」,應一律平等對待。

江青的文章,無需太多華麗雕塑,簡簡單單娓娓道來,就已經給讀者一整個時代的厚度與深刻。這些故事,是她創作最為扎實迷人的部分。正如在〈念念〉一文裡,江青提到念述四川那些逝去的年輕名字時的層次:念想、懷念、念念不忘。這本書裡,江青書寫那些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在歲月中逝去的時光與人們時,似乎也懷抱相同心情。儘管背後本質有所不同,但那感情卻是如此相通,真摯且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