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文學,文協轉譯

2022-06-01
作家
王嘉玲
活動攝影

我們正面臨大轉譯時代

近年來文化產業常見的「轉譯」一詞,原是從醫學而來,所指「是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的第一步」,2000 年加拿大健康研究學院(CanadianInstitute of Health Research)提出「知識轉譯」,「用以陳述並縮小研究知識與臨床實踐間的鴻溝」,即是試圖讓複雜或困難的知識,以一個合適易懂的方式轉化翻譯出來,因此「轉譯」的應用範圍從公共衛生擴充至人文藝術領域之上。

隨著全世界智慧財產經濟的興起,台灣文化產業也開始了大轉譯時代。2017年在文化部「加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創新應用補助要點」中,規定補助案需有「原生內容轉譯」條件,將「以科技或創新之方法,將具有市場潛力之既有台灣原生故事IP(Intellectual Property),轉譯為其他作品型式之故事文本或產品雛型」,如影視作品、遊戲動畫等,在主題取材、創作方式及商品衍生(改編、再創作)方面,從台灣的文學、動漫、影視、遊戲等原創內容發展出來,例如HBO Asia首部與公視合作的《通靈少女》,充滿濃烈的台灣民俗元素,數位遊戲也大量運用歷史文化媒材,如著名「返校」解謎遊戲以一九六○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為背景發想創作,甚至被改編為電影亦廣受歡迎。

文學轉譯在臺文館

肩負推廣台灣文學重要任務的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在這場轉譯浪潮中,為使文學更能親近大眾,讓台灣作家及其相關文物能走出門禁森嚴的典藏庫與學術象牙塔,臺文館於2018年配合文化部「台灣行卷:博物館示範計畫」啟動,推動藏品轉譯計畫「拾藏:臺灣文學物語」,以文學藏品為基礎,透過專業研究充實詮釋內涵與故事,轉化成為通俗易懂之故事或文字,嘗試與觀眾個人情感記憶或生命經驗連結,發展「藏品故事寫作」與「商品開發」兩大「轉譯」策略,如在社群媒體發表「拾藏」專欄轉譯文章,以非虛構寫作方式編寫「文學故事」;開發體驗式商品,如楊逵「新生筆記簿」、三毛「白馬車牌」等;以《小封神》文本創作交錯實境遊戲, 開發V R 射擊遊戲《夢獸之島》(2019)、解謎益智遊戲《1940》(2020)以及體感互動遊戲《生命之鳥:吳瀛濤》(2021)等數位遊戲。民眾沿著藏品的文學脈絡,讓體驗使用者透過實際參與行動,彷彿坐上時光機,感受文學的情感流動與進入文學知識的共感氛圍。

「百年情書」轉譯文協百年

1921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成立,當時的知識分子進行各種啟迪民智的文化活動,開啟了台灣往後一百年來的本土文化發展運動。2021年文協成立百年之際,臺文館於2021年5月8日至2022年5月8日展出「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以下簡稱文協百年展),由於臺文館與文協成立同為10月17日,並於2007年舉辦「文化協會在台南特展」,臺文館與文協的特殊關係,讓策展團隊在籌辦初期,即不斷思索如何呈現前百年前的文協精神,讓「啟蒙」、「進步」等抽象意念,透過具體文學展演呈現出來。

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文化協會以設置讀報社、講習會、舉辦文化演講、提倡文化演劇,巡迴放映電影,描繪台灣風土等各種活動方式,就如同當時文協人,向大眾傳遞了一封又一封名為「啟蒙」的情書。因此展覽中將文協知識分子擬人化為「你」,大眾為「我」,展開一場知識分子以文化追求大眾的故事,以「情感面」的詮釋角度,將文協的啟蒙運動,轉譯為文化人追求大眾的情史。

走進文協百年展以六位代表性的文協人:賴和( 文學) 、盧丙丁( 白話字) 、陳澄波( 美術)、林氏好(音樂)、李獻璋(民間文學)、楊逵(戲劇)化身為說書人,策展團隊參考文獻資料,如書信、作品集、日記等,模擬其說話語調撰寫音檔內容後,由現代演員以台語配音,運用現代科技「深偽技術」,以人工智慧運算歷史照片合成影像,讓文協人物活生生親臨現場,以第一人稱方式對現場觀眾告白對話,在相距一百年後,感受到文協人的浪漫情意。以賴和為例,參考《賴和全集》等文本,並依其小說〈一桿秤子〉改寫,其自介:

我是賴和,彰化人,在市仔尾開醫生館,寫漢詩、也寫新文學小說、散文和詩。在《臺灣民報》文藝欄主編時,鼓勵大家寫出時代真正的模樣,當時在報紙上新舊文學吵吵鬧鬧,其實,語言是一種工具,主要是想要對誰講,那個「對象」很重要。我們面對大眾,用新文學是最適合,要做得到用講的和用寫的是一樣,實在不簡單,所以有時候要加入俗語、方言。

在我們那個世代生活真困難。就像隔壁的秦得參,他為了家庭,很認真在過生活,做長工、種田、賣菜攏做,但因為日本警察的誣賴,就被抓去關,實在真不公平。唉,說這麼多,其實現實是,時代的進步,與人民的幸福,是兩回事啊。

展覽簡介則設計成信封袋,六個子區介紹內容個別設計成情書,邀請觀眾收集放入。文學展區由賴和代表設計成賴和醫院診療單,白話字展區身為辯士盧丙丁則設計為電影票,美術區則以陳澄波《群眾》畫作的明信片為代表,音樂區的林氏好給大眾的情書是張曲盤,民間文學區則以李獻璋收錄整理台灣第一本民間文學總集《臺灣民間文學集》書封為主,熱愛戲劇的楊逵寫給大眾的情書以歌仔冊為代表,情書的內容皆以第一人稱開始,如同直接對民眾訴說,以盧丙丁為例,其文本參考盧丙丁〈阿片歌〉、蔡培火《十項管見》,如下:

我最近寫了「阿片歌」,正等著有心人來譜曲。雖然寫的是漢字,總是得用台語唱才有意思。聽講你最近在學習白話字,去培火先生在武廟佛祖廳辦的研習會,真是趣味!培火先生是基督徒,並不迷信,大大方方走入廟埕,接觸人民。伊時時講,世間刻刻teh換新,時勢攏總變換了,咱ài共同打拚!我覺得伊底話很有道理。不管按呢講,我關心的還是你。因為你要認字得知識,生活好起來,我才覺得真是好。

展區最後以策畫核心關鍵──《午後的懸崖》(註一)影片結尾,此影片由一九二○至一九七○年代台灣文學史轉譯拍攝計畫而來。片中透過一位文學追隨者(我)寫給台灣文學(你)的一封情書,回到一九二○年代「你我」相遇之初,時局便讓「我」注定展開不斷追尋「你」的命運,呈現台灣文學的生成以及艱苦存在的過程。葉石濤曾經說: 「沒有土地, 哪有文學」, 然而「我」彷彿望見「你」就站在懸崖上,帶著堅定與勇敢的決心告訴我: 「沒有文學, 哪有土地」,呼應著文協成立以來,百年間不斷推動的台灣文化運動,透過啟蒙來凝聚出台灣意識的生成過程。

小結

近年來臺文館費盡心思,無論是透過藏品開發或是展覽內容進行文學轉譯,都是為了讓更多「外面的人」願意踏進所謂文青的同溫層,因此在產出過程中必須體悟民眾並不是鐵板一塊,就如同百年前文協成員如何用大眾能聽懂的語彙或有興趣的媒材來傳遞文化知識,從相同的記憶或感受出發達到共鳴。

因此,文化轉譯的關鍵在於如何琢磨「異中求同」,從中推敲出足以引起觀眾興趣的敘事方式。但在不同的轉化形式及過程中,仍必須保持藏品的歷史與文化意義,其核心在於「轉譯必須有相應的環境條件」,也就是需有一定的「文學遺產所形構的土壤,提供轉譯之作生根發芽」,近年來臺文館和台灣文學系所的研究建置,是台灣文學得以轉譯為不同形式生產的重要基礎(註二)。

註一: 根此影片由李家驊導演,著名演員鄭有傑演出,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mtl/zh_tw/media/124430。
註二:張俐璇,〈台灣文學轉譯初探—以桌遊《文壇封鎖中》為例〉,《文史台灣學報》15期(2021.10),頁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