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到未來,閱讀有何不一樣?」線上座談側記 黃國珍✕廖冠智✕蔡淇華✕胡金倫

2021-09-04
作家
林宇軒
關鍵字
活動攝影

「閱讀」除了是考試的需要,也是生命開展的基本能力。當讀者的閱讀能力愈來愈薄弱時,不僅會讓書籍失去原有的價值,更可能會因此失去改變自我和認識世界的機會。當「閱讀」開始突破過去的認知,從出版內容、閱讀環境、文本形式、整體教育等面向開始同時發生改變時,未來的閱讀模式將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本次活動由身為閱讀教育推動者的黃國珍,邀集出版、教育、學術領域的三位代表,以網路遠距的方式一同探討台灣「閱讀」的改變。

 

2020年,從「閱讀」到「閱聽」

當疫情開始全面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便是台灣「閱讀」真正產生變革的開端。胡金倫指出,紙本書的「體驗」和電子書的「便利」往往是大眾在選擇書籍載具的關鍵,除了二十年前亞馬遜(Amazon)率先推出的「電子書」,近年以聽覺傳遞資訊的「有聲書」也逐漸受到重視。從Facebook的社群互動、Youtube的影音交流再到Clubhouse的即時音訊,社群平台的蓬勃發展讓「閱讀」儼然成為了一種「閱聽」──雖然形式與感官上與以往的模式有所差異,但學習過程「接收訊息、形成理解、進行思考」的本質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

「從讀到聽,我覺得其中有一個進程。」胡金倫以出版業的角度觀察課堂,學校老師將既有的視覺內容轉化為聲音上的教學,學生接收、理解後再回頭閱讀紙本資源或自己的筆記,這種「視覺──聽覺──視覺」的學習過程有著明確的階段性。科技的革新除了讓學習行為產生改變,同時也促使數位平台進入教學端的位置。黃國珍補充,過去在教學現場中擔任「知識傳播者」角色的大多是老師與家長,現在加入了性質全然相異的數位平台,讓教學端從「個人」轉為「系統」,這種學習模式也是當代社會應該關注的重點。

閱讀最大的殺手不是別人,正是「學校」

蔡淇華以自己就讀研究所的經驗為例,當時他看到許多同學以「寫論文」為理由而「不閱讀」,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當教師們為了「調薪」而大量就讀研究所,養成「不讀書」的習慣後回到教學現場,除了導致知識的破碎化與功利化,更讓應該是「閱讀推手」的角色變成了「閱讀殺手」。蔡淇華憤怒地點出導致台灣閱讀教育問題的癥結點:老師「不閱讀」的現象是台灣推動閱讀教育最大的問題──畢竟,如果老師的閱讀範疇都侷限於課本之中,在教學環境的互動與格局會相對地被限縮。

位處教育最前緣的蔡淇華說,我們閱讀一本書往往都是源自於一個「契機」。當課堂中以「說書」的方式介紹書籍時,許多同學在課後會主動去借閱,正巧映證了閱讀教育中「引導者」的重要性。「我曾經問學生『為什麼不讀書』,他們回答最多的是『課內書讀不完』。」蔡淇華說,如果學生借閱圖書館的課外書,有很多老師和家長會阻止,那這就是台灣閱讀教育的一大問題。「平心而論,我認為這不是老師單一身分的問題,而是整個台灣社會的大人都不太閱讀。」黃國珍補充,許多人也並非「不愛閱讀」,而是受到工作環境或其他外在因素的限制。

沉浸式體驗取代視覺閱讀

從科學的角度來切入近年的閱讀現象,廖冠智認為在功能、行為與架構三方面可以觀察到現在與過去有巨大的差異。隨著科技的發展,數位環境的「濾化效應」讓我們在面對螢幕時,必須費神在知識以外的狀況,而社群媒體也讓訊息的數量增加,但品質上卻反而下降。觀察高等教育的現場,廖冠智指出許多大學教授對資訊的更新不敏感,導致課堂的閱讀範疇都停留在教科書上。雖然重整資訊的詮釋曠日廢時,但若從教學現場開始努力,教師其實可以在閱讀上擔任稱職的「引導者」,全面地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

廖冠智指出,「閱讀」的目的是擷取訊息,包含語意、句子、圖像等構面的知識。相較於過去閱讀紙本書的「狹義閱讀」,現今以系統性的數位媒介吸收外界資訊的「廣義閱讀」使得沉浸式的體驗逐漸取代單一感官、視覺上的閱讀行為。

提及近年數位工具被「妖魔化」的現象,廖冠智認為這是有意義的。歐盟在2018年發表「史塔萬格宣言」(Stavanger Declaration),建議學校教育在數位工具外,還是要保有紙本媒體做為教學工具──畢竟,數位工具雖然能加速閱聽人掌握資訊的速度,但這並不代表理解內容。雖然目前還沒有「數位工具適合何種型態閱讀」的相關研究,但無可否認的是「紙本媒體」可以強化組織理解能力,而「數位工具」對訊息掌握的速度上也有其價值。

電子書與紙本書對應不同市場需求

胡金倫分享出版界時常說的玩笑:不讀書的人,書的定價再便宜都不會買。套用在數位閱讀上,不讀書的人並不會因為新的閱讀形式而改變自己。從2020年開始,胡金倫發現疫情對出版市場產生了劇烈的影響:台灣讀者「突然轉換了閱讀口味」,投資理財領域書籍的銷量非常明顯地增加;而黃國珍也以自己的兒子為例,才六年級竟已經讀完《槍炮、病菌與鋼鐵》並向他問問題。在疫情與國際關係緊張的現今,可以看出大環境確實會影響大眾閱讀的取向。

胡金倫說,《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僅僅在去年便再版銷售了一萬本,而電子書也有一萬本的下載量──由此來觀察,電子書的金額不一定會影響紙本。就時報出版將紙本與電子劃分為不同部門的情況而言,胡金倫表示兩者的銷售都表現很好,唯獨在「文學小說」類的電子書銷量較低,這可能是因為文學類讀者比較重視「閱讀的質感」。在剛開始面對數位出版時,胡金倫也曾擔心電子書會影響紙本書的銷量,但後來察覺兩者的生產流程雖然都是過去的編輯模式,但在市場上卻各自符合不同閱讀者的需求。

日前Youtuber「老高與小茉」介紹尼采的哲學觀點引發論爭,連帶地讓尼采的相關書籍銷售得很好。KOL與網紅透過「聽」讓大眾進一步「購書閱讀」,胡金倫對於這類網路上的閱讀模式樂觀其成。雖然閱讀在載具上有了重大的改變,但不能忽略社群媒體的經營。在擁有一支手機就可以直播的現今,胡金倫認為數位媒體的確改變了閱讀的形態。

教育現場的決策與閱讀現況

呼應前面討論的觀點,蔡淇華也認同這兩年的閱讀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去年開始,他選擇不再閱讀紙本報紙,而是透過電子郵件訂閱報導者、天下、關鍵評論網等網路媒體來吸收新知;而在收聽Podcast的經驗裡,他也發現許多線上節目在「推薦書」。透過這種互動模式,蔡淇華認為兩者閱讀模式並不是「零和遊戲」,而可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圖書館面對電子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公播版的電子書非常貴,一本甚至高達兩千元。蔡淇華以大學圖書館為例,若與花費在期刊與電子書庫的經費相較,紙本書反而顯得更便宜;而以高中圖書館主任的立場來進行預算上的分析,大量購買電子書會使得進書的速度減緩,這也增加了決策的難度。

從功能性來看,蔡淇華提出了「潘柏霖現象」來探討:雖然在網路上已經可以搜尋到三分之二本的內容,但他的詩集現在還是穩居博客來的排行榜第一名。台灣現在閱讀上有著非常強烈的「功能性」,如果瞭解閱讀市場的需求,寫作者便可以精準預測銷量。

觀察教育現場,蔡淇華指出學生其實是「大量在閱讀」的,包含網路小說與圖書館的言情小說──賀爾蒙也會影響閱讀題材的選擇,此時的書籍便成為一個出口,代替學生找到想像中的愛情。蔡淇華認為不用對「閱讀市場」過度擔心,閱讀會一直存在,生命會尋找到自己的出路。

台灣閱讀的「去中心化」現象

就黃國珍的觀察,台灣在當代的閱讀模式產生了「去中心化」的現象,包含網路取代了課堂的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趨勢、從聽到讀的感官轉換、書評與副刊推薦書籍到人人都可以是直播主等,當代社會環境讓「閱讀」擁有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條件。

廖冠智也認同閱讀出現了「去中心化」的現象,他指出大家常說「書是啟蒙的工具、抗爭的子彈」、「透過閱讀可以通向自由」,可以發現社會對於書籍「存在性」的重視。從現象學來論,數位世界的知識可以透過相同的載具來傳播;而實體書的內容則必須依憑著載具才能存在──這種「載具與內容合一」的性質讓我們在閱讀時,產生一種「安定感」。

雖然社群思維可以視為某種程度的去中心化,但廖冠智提醒「還是要透過中心的介紹者才能有傳播的力道」,比如出版社網站、社群網紅等。因此,若要透過數位工具引起大眾對書籍的好奇,必須根據社會環境與網路社群的訊息分享來進行判斷。

廖冠智認為,這種「去中心化」的現象在未來的書籍市場會越來越明顯,而許多作者還會依照讀者喜好去「製造內容」。不過他也認為,這種「點對點」的閱讀傳播模式可能會造成錯誤資訊的傳遞。當訊息傳遞方便、讀者身兼作者角色時,大眾在分享資訊時會剪裁、去脈絡化地再創作;而如果從片面的訊息建立認知,可能會造成邏輯性的缺乏,這時「閱讀能力」就有提升的必要性。

網路世代,人人都可以是作家

當被問及出版品「分類方式」與「出版途徑」的改變,胡金倫指出現在的書籍雖然還是會按照以往的分類,但精明的出版者會在平台建檔時,把書籍類型分為不只一類,比如可能一本書屬於「文學小說」同時屬於「心靈勵志」,這種斜槓、跨域的形態目的是為了觸及更多讀者。在出版途徑上,現在出版書籍也不一定要經過出版社的門檻限制,只要申請國家圖書館的ISBN碼便能上架流通。「在這個年頭,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胡金倫說,以往體制內外的互動模式在現今,很明顯地被改變了──有許多出書的模式是從網路社群獲得聲量後再進行出版,和以前透過文學獎、副刊雜誌累積資本的模式,產生非常大的顛覆。

黃國珍補充,在出版需要經過「過關斬將」的選秀過程中,如今擔任裁判的已經不是專家學者,而是直接透過普遍大眾來檢驗,在議題取向的廣度更大。「你會覺得應該要積極,但沒想到厭世的內容是大家所期待的。」黃國珍認為,這些從負能量中獲得更多的正能量的模式,或是在網路社群中流行的搞笑風格,都一再地顛覆出版市場原本中心化的想法。

在這個「標題殺人」的時代,很多書籍沒有商業手法的操作,便很快就會被淘汰。蔡淇華認為,雖然台灣有許多讀者處在「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狀態,但出版業卻並未因此而偏廢某些類型的書籍,他以「台灣出版這些書還賣得動」為榮──雖然出版市場有「庸俗化」的傾向,但從教育第一線進行觀察,他認為這個島嶼的文化底蘊還是存在。

教育體制的結構性問題:考試與教學制度

相較於出版生態,當代的教育是否能有效地培養對思考的態度與能力?談到學校閱讀寫作的框架,蔡淇華從升學制度入手。相較於其他國家,他認為台灣的學生被「延後長大」,而教育政策的執行方也時常「把個例當通案」或「把短程當成長程」,近年開始模仿國外作文「重視觀點與思辨」的批改模式便是一個案例。蔡淇華認為,如果現在審視全國作文的範文作品,會發現幾乎都是「失敗之作」,台灣的作文教育完全沒有跟上世界潮流。

第二點值得探討的是,國外的「散文」其實是「雜文」,並不是一種正式的文類,就連諾貝爾文學獎至今只有三位是單靠散文而得獎。「台灣是少數將散文當美文在教的。」他以某次看到一篇推砌文字的文章為例,發現是當年教師組的作文冠軍,感到失望。如果教師本身的作文基礎是有問題的,用這種美學規範去進行寫作教學,其實會讓學生在接觸寫作時,產生錯誤的基本概念。

另外,課堂中很常會告訴學生記敘文、議論文、抒情文等分類,但現在的文章幾乎都是「夾議、夾敘、帶抒情」的。蔡淇華認為「台灣是沒有寫作教育的」,若與麻省理工學院或哈佛大學重視故事、事實、實證、比喻的寫作面向來比較,這種「表達專業與立場之餘,要讓一般人看得懂」或「你思故我在」的境界,在台灣「不求溝通」的寫作與閱讀教育上是無法達成。因為體制的問題,台灣的寫作閱讀教育產生許多亂象,這是結構性的大問題。

閱讀與寫作的交響,知識與智慧的轉換

黃國珍主張「閱讀」和「寫作」是一體的兩面,而寫作最大的影響則來自於閱讀。從台灣學生在國際PISA的排名來觀察,他認為台灣的學生並非「不善於閱讀」,而是缺少「思考」的部分。在教學現場如何培養思考的能力,而「閱讀」又要如何回應「思考」的需要,這似乎是知識傳播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事。

蔡淇華分享自己學校的經驗,許多教師只會遵循課綱和教師手冊而不會執行「閱讀引導」,這種「考試主導教學」的模式讓課堂成為一種學習「標準答案」的過程,蔡淇華甚至跟自己的女兒說「這種題目,妳全錯才是我的驕傲」。畢竟,當孩子從小被塞給一個標準答案時,要能夠獨立思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新加坡三年前的教育改革和牛津大學合作,現在的「語言」與「社會」兩個科目已經沒有選擇題出現,而是著重在「觀察現象並從中提出新的觀點」。蔡淇華以聯考題目對照現在的大考題型,認為具有創造性的「提案作文」較能提升學生思辨能力;而相較於德國與美國學生6.5與6個小時的「留校時間」,台灣的國中小學生必須留在學校9.5個小時,在學校中學習的時間是全世界最久的。除了校內課堂,許多學生還有課後的補習,同時又必須準備隔天的考試,這使得自主學習的時間被嚴重壓縮。

「閱讀,最重要的是將系統性的資訊,應用到生活上。」蔡淇華認為,知識必須要跟自我聯結才能成為智慧。在他去德國學校觀摩時,每堂課都有非常多的同學舉手發問互動,很多課程的性質也是討論課,德國教育中「形成觀點」的教學方法也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鑑。黃國珍補充,現在的教育缺乏訓練學生「有觀點的閱讀」,都是讓學生去學習別人既有的觀點,而不是形成自己的觀點。閱讀若要和未來接軌,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從線性到多路徑,新科技的誕生

黃國珍提及,自己在新聞上看到馬思克(Elon Musk)投資的公司Neuralink,宣告2045年要推出BCI(腦機接口技術)──透過晶片的嫁接,人腦就如同電腦,連結數位平台進而接收到海量的資訊。當資訊的取得成為這種新樣態,「閱讀」還是我們原來想像的樣子嗎?擔任清大學習科學與科技所所長的廖冠智提醒,BCI的腦機介面如果運用在商業性的消費市場上,會產生許多的隱私問題。雖然現在並沒有透過程式灌輸到腦內的技術,但廖冠智認為我們還是可以透過類似的方式,比如運用AR(擴增實境)或VR(虛擬實境)來進行跳傘運動,達到數位與身體結合的體驗。

閱讀在現在與過去最大的改變,在於「觸及的方式」。從功能跟結構上來觀察,閱讀已經從紙本文字圖像上的「視覺」變成廣義氣氛或情感上的「體驗」。如果未來加上了BCI的技術,會更加拓寬「閱讀」的廣度,尤其它能隨時根據讀者心理狀態來改變,進而影響生理訊號的展演模式;此外還能隨時根據反應給予需要的感受,滿足讀者閱讀的慾望。這種在閱讀習慣的差異,讓閱讀者的選擇很即時且多元。

如同黃國珍提出的觀察,以前在書籍上的閱讀是「線性式」的,但現在數位平台上的訊息多是讀者自行建構的結果,是「多路徑」的搜尋與理解,在頭腦裡比對與反思後才真正「完成」。當我們認為讀書必須重思辨、不能灌輸標準答案時,透過新形態的模式或是結合數位工具,才能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探討概念,在過程中讓學生的先備知識得以快速建立。

閱讀是能力,也是工具

「台灣面對未來最大的作戰,絕對是閱讀。」蔡淇華指出,如果要理性面對未來,閱讀是我們最大的護城河,必須從學校與出版方面開始推廣。究竟未來的閱讀會呈現什麼面貌?本次對談針對閱讀的內容與形式、教學現場的人力養成、出版與社會形態、數位環境與傳播等不同面向來探討,發現在未來的閱讀情境會愈來愈複雜,而這種改變正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經過這一次疫情,胡金倫完全相信「環境會改變閱讀」。雖然實體書店在三級警戒後受到滿大的影響,但疫情趨緩時也能看見書店內逐漸出現的結帳人潮,博客來等網路書店的銷售也有上升的趨勢。因為大家在面對疫情時太過恐慌,急著去轉移心中的焦慮與注意力,所以在網路上的活動會更加活躍,這也是閱讀轉型的一個新契機。

胡金倫大膽地想像,「未來的知識有可能變成一個程式,連透過閱聽的感官過程都不需要」;而廖冠智也提到數位環境就像是第二個世界,建構出雙重的真實。「閱讀不會消失,會成為新的面貌。」經過精采的討論,黃國珍為這次對談下了一個最適切的總結。藉由閱讀,我們可以學習知識,同時了解我們的生活情境。如果將閱讀視為能力,則會衍生出更多的發明;如果將閱讀視為工具,則會隨著時代而演進。無論環境如何,生活還是會持續下去,閱讀還是會繼續存在。